美對中晶片新制衝擊比想像大?台積電傳「極謹慎」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0 日 8:1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圓 | edit 美國拜登政府趕在卸任前祭出的最新對中晶片出口管制,造成的衝擊比業界預期還嚴重。市場謠傳,台積電為確保一切符合美方要求,決定採取極端謹慎(extremely cautious)的做法。 繼續閱讀..
輝達:美禁令無立即影響,長期恐永遠失去中國商機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9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輝達(Nvidia Corp.)試圖淡化美國可能擴大中國禁令帶來的影響,稱目前全世界的需求強勁,此舉不會造成立即性的財務衝擊(immediate financial impact)。不過,限制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至中國,可能導致美國產業永久喪失機會(permanent loss of opportunities)。 繼續閱讀..
三星、SK 海力士要求美「永久豁免」對中晶片禁令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0 日 10:1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為防範尖端晶片技術落入中國之手,美國針對中國的科技鎖喉戰持續升級。不過,據南韓業界人士 6 月 19 日透露,南韓半導體業者已促請美國政府「無限期豁免」對中晶片禁令,理由是美中科技冷戰越演越烈,導致南韓半導體業籠罩烏雲。 繼續閱讀..
太依賴中美,BOK 示警:南韓晶片出口波動遠高於台灣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30 日 15:3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韓國央行(BOK)警告,南韓晶片業高度仰賴中國、美國,比台灣、日本更加容易受到關鍵出口市場變化的影響,這對國家經濟造成風險。 繼續閱讀..
瞄準中國?日本傳擬對先進晶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6 日 9:4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瞄準中國?日本政府傳出將對先進半導體(晶片)技術實施出口管制,以防止相關技術被轉用至軍事用途。 繼續閱讀..
美官員坦承和日荷達協議,限制晶片製造設備輸中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1 日 17:1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美國官員今天坦承,華府和日本與荷蘭之間存在一項協議,對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實施新禁令。這是美國當局迄今對這項協議最直接的評論。 繼續閱讀..
路透:美中科技衝突,中芯等 4 家半導體中企首當其衝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1 日 9:3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半導體 , 晶片 | edit 中國半導體產業已成美國主要打擊目標。美國為減緩中國科技發展,針對中國晶片產業供應鏈的數個部分祭出許多出口限制。路透社報導,以下這 4 家中國半導體製造商勢必首當其衝。 繼續閱讀..
中國難還手,美國展現制霸晶片產業決心 作者 中央廣播電台|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26 日 8:1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實施一連串管制措施,中國沒有太多反制選項情況下,美國展現出限制中國晶片產業發展的決心。 繼續閱讀..
傳美與盟友磋商,擬擴大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8 日 11:4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經濟通通訊社報導,美國 10 月初收緊出口管制,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晶片、開發超級電腦,以及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 繼續閱讀..
美擴大出口管制,中國晶片廠美籍高層面臨去留抉擇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8 日 14:15 | 分類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 晶片 | edit 經濟通通訊社報導,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自力更生發展高科技,贏得「關鍵核心技術」的爭奪戰,堅持「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人才強國」。 繼續閱讀..
台積電證實獲一年許可,美對中新禁令影響有限且可控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3 日 16:30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美國擴大對中國晶片及設備出口限制,台積電證實獲得為期一年的許可,並認為對營運影響有限且可控。 繼續閱讀..
美晶片禁令為何豁免數廠,內情人士:防供應鏈中斷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3 日 9:45 | 分類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 晶片 | edit 內情人士表示,美國的晶片出口禁令恐怕會在無意間傷到半導體供應鏈,致使美方急忙發出豁免令,以免供應鏈再受衝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