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演化

「祖母」虎鯨會照顧「孫子」,虎鯨更年期的演化意義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23 日 7: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虎鯨(Orca)又名殺人鯨(Killer whale),是智商很高的肉食性動物,有複雜的語言系統且會形成非常穩定的母系族群,由經驗豐富的年長雌虎鯨領導。最新研究表明,虎鯨奶奶會不時為幼小虎鯨帶來獵獲的鮭魚或是教導小虎鯨獵補鮭魚的技能,增加牠們存活的機會。 繼續閱讀..

恆星的爆發促使生命演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1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廣為人們接受的理論提到,太陽系約在 46 億年前由大量塵埃和氣體組成。這個過程始於原太陽星雲中心的重力塌縮,形成了我們的太陽,剩下的塵埃和氣體形成一個原行星盤,不斷累積形成行星,最終形成了太陽系。然而,科學家仍不確定有機分子首次出現在太陽系的時間。 繼續閱讀..

搶救國寶牛樟!牛樟全基因體定序重寫植物族譜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22 日 17: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台灣特有的國寶級喬木「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不但是上等木材,可以提煉芳香精油,更能培養俗稱「森林紅寶石」的牛樟芝。然而,這樣的森林珍寶,卻因遭受大量盜採而瀕臨絕種。牛樟因其獨特的身世,在演化及分類學中有其重要價值,而找出牛樟特別的基因,對其復育更至關重要。 繼續閱讀..

9 萬年前的混血兒,發現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混血的證據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10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科技趣聞

我們知道,現代的人類(智人)是經過漫長的演化而來,但很少人知道我們和其他的古老人種究竟有什麼關係,而其他人種彼此間又有什麼聯繫。一篇刊登於 2016 年《自然》期刊的研究顯示我們的遠親尼安德塔人(存活年代約為 3 萬年前)和近年才發現的丹尼索瓦人有奇特的關係。 繼續閱讀..

Google 版《黑鏡》真實上演,全面蒐集數據改變人類行為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3 日 7:30 | 分類 Google , 社群 , 網路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常使用的 Google、Facebook 這類網路服務,會無時無刻蒐集你我的資料,但如果這些數據會進一步影響你的思緒、行為,那麼是不是就有如探討人性黑暗層面與科技衝擊的英國影集《黑鏡》的場景,令人感到恐懼不安呢? 繼續閱讀..

昆蟲因為演化出翅膀,迅速擴張成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2 月 18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現在遍布各洲、隨處可見嗡嗡作響的昆蟲在古代化石紀錄中其實非常稀少,其實一直到 3 億 2,500 年前,昆蟲才突然大量出現。科學家對上述狀況始終沒有定論,不確定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昆蟲種類一夕之間暴增。最新研究中,科學家認為答案就在昆蟲開始演化出飛行的能力。研究團隊發現翅膀的演化,不只讓古代昆蟲成為地球上最早有飛行能力的生物,也讓牠們日後成為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種類。 繼續閱讀..

記憶力變差是老化徵兆?研究:反而有益演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20 日 15:02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記憶是很不可靠的東西,但卻是日常生活中成千上百個抉擇的唯一依據,尤其是在法庭做生死判決的時候,時常也是仰賴證人的證詞。不過近年的研究發現,人類的記憶的確可以被外部力量操縱,即使沒有外部力量,人類記憶也大多不精確。不過科學家認為,錯誤記憶是演化需要的天性,可以幫助人類有別於機器,做出安全的決策。 繼續閱讀..

解碼鳥類獨特頭骨結構與恐龍血脈相傳的祕密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01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恐龍迷可能已被今年發生的「恐龍分類大革命」震撼,今年 3 月刊登於《Nature》期刊的一篇文章,大大顛覆了恐龍的分類,重寫了恐龍的演化樹,其中包括最熟為人知的暴龍(Tyrannosaurus rex),所屬的獸腳亞目(Theropoda)已從蜥臀目(Saurischia)移至鳥腿目(Ornithoscelida),鳥類的起源也歸入這個新建立的類別,又更拉近了鳥類與暴龍之間的親緣關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