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政府正說服台灣政府令台積電不再供應華為,並加強對中國的科技輸出管制,以堵上華為禁令最大的缺口。
貿易戰暗潮洶湧,傳美國促台灣管制台積電供貨華為 |
作者 黃 敬哲|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04 日 10:12 | 分類 國際貿易 , 晶片 |
不能使用 Google 服務是華為最大的痛,鴻蒙還要好幾年才能替代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22 日 15:00 |
|
根據英國 《金融時報》 中文版網路的報導,中國華為的高層承認,在受到美國禁售令的制裁之後,公司最難以替代的就是手機上的 Google 服務。而且即便華為要自行開發相關的替代產品,目前來看也還需要很多年的努力。
外資警告:華為解禁後消化庫存為主,2019 下半年供應鏈受考驗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03 日 10:15 |
|
在上週結束的 G20 高峰會中,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對一的會面之後,傳出川普 180 度的態度轉變,願意進一步解除對中國華為的禁售令制裁。對於該項消息,全球科技業界都認為是利多,因此帶動 7 月份一開始的全球股市上漲;不過,外資卻持不同的看法,認為在華為解禁後,短期間內將會以消化庫存為主,暫時不願意向外採購零組件,這使得 2019 年下半年供應鏈的情況依舊不樂觀。
對華為禁售令逐漸發酵,全球半導體大廠開始限制供貨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20 日 19:20 |
|
受美國商務部將中國華為及 70 家子公司列入 「實體管制名單」 的影響,除了軟體大廠 Google 停止與華為部分合作,使華為手機可能無法使用 Gmail、YouTube、Google Map,Play 商店,可能對華為海外手機造成衝擊,又傳出美國主要晶片商包括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賽靈思(Xilinx)、博通(Broadcom)等廠商都陸續接收到美國商務部的禁令,禁止對華為出售相關晶片,使華為經營面臨壓力。
一旦華為使用自研作業系統,恐衝擊手機業務發展 |
作者
Atkinson|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20 日 11:00 |
|
日前,傳出因為避免受到美國接下來可能祭出禁售令的影響,華為已經準備好使用自行開發的作業系統,以因應未來可能遭到禁用 Android 或是 Windows 作業系統的情況。外媒《Business Insider》報導,一旦使用華為自行研發的作業系統,華為的手機將面臨失敗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