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拉回就是買點!群益投信:第 2 季掌握科技創新趨勢財 作者 姚 惠茹|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14 日 16:58 | 分類 證券 , 財經 , 零組件 | edit 群益投信今日舉行第 2 季投資展望,短期內因聯準會升息明確及俄烏戰爭情勢膠著,市場陷入戰爭、通膨、供應鏈的三角拉鋸,看好台股拉回就是買點,尤其是台股中的科技電子類股一直扮演要角,掌握科技趨勢,預視科技產業投資商機,仍是台股第 2 季投資重點。 繼續閱讀..
專家:科技創新將決定美股未來 20 年表現,估年均報酬 7% 作者 MoneyDJ|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9 日 11:00 | 分類 理財 , 財經 | edit 多年來美股一枝獨秀,以後還能繼續交出佳績嗎?9 月 25 日 DataTrek 共同創辦人 Nicholas Colas 報告預測,未來 20 年,美國大盤標普 500 指數的年度平均報酬將為 7%;如果科技創新速度夠快,還有額外上行空間。 繼續閱讀..
科技領航閃耀一甲子,串起全球科研共同體──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登場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30 日 12:05 | 分類 市場動態 , 科技政策 | edit 為擴大國際合作交流,連結國際科研資源,科技部 10 月 30~31 日於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辦「科技領航閃耀一甲子──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2019 Glob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aders Forum),也是政府科技機關(科技部及前身國科會)成立 60 週年系列活動。 繼續閱讀..
科技表現全球後段班,泰國大動作改革教育培訓人才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7 年 07 月 21 日 10:52 | 分類 人力資源 , 會員專區 | edit 全球經濟成長停滯,許多國家都知道科技創新是再次推動經濟成長最強力的引擎,但是科技創新與文創一樣,不是說做就做得到,牽涉的條件涉及一個國家的根源,就是教育。近年東南亞經濟體承接中國結構轉型的契機,正在歷經高度經濟發展期,但是要奠定一國根基,還是要靠創新,然而連摩托車都做不出來的泰國,為何一直無法走向科技發展的道路? 繼續閱讀..
會晤科技大老意在破冰?川普溫情喊話:讓我來幫助各位 作者 楊 安琪|發布日期 2016 年 12 月 15 日 18:44 | 分類 國際貿易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就算美國矽谷科技公司大老們再怎麼不情願,也無法拒絕與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談的邀約。這個長達 90 分鐘的科技高峰會,在美國時間 12 月 14 日於紐約川普大樓舉行,川普一開始便向在場 13 位科技公司高層釋出善意,表明自己是站在幫助大家的立場,同時大讚他們的貢獻,似乎想緩解選前彼此互槓對立的惡劣關係。 繼續閱讀..
歐巴馬解釋,為何政府採用創新科技總是慢半拍?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6 年 10 月 18 日 10:44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財經 | edit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主辦的先驅會議 (Frontiers Conference) 上對著台下科技企業家指出,政府運作不像新創公司,因為政府必須對所有人負責,考慮每個人的不同需求與其競爭利益,所以遠比服務應用程式的用戶更複雜。 繼續閱讀..
如何不被機器人取代,專家:培養人文專長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6 年 03 月 18 日 17:4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科技教育 | edit 人工智慧機器人厲害到可以打敗棋王,所以只要掌握這些冷血機器的老闆一聲令下,機器人搶走人類的工作不是什麼難事。但人工智慧畢竟是人工的,Google 與 Facebook 創辦人要是只會電腦科學,他們也不會想出劃時代的網路事業,專家認為他們具備人類最值錢的特質,不是多高超的電腦程式技能,而是軟性學問如心理學、國際關係等。 繼續閱讀..
偉大科技成過去式,紐時:未來科技只是富人玩意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16 年 02 月 04 日 17:2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2007 年金融風暴戳破繁榮假象,即使各國央行施打零利率強心針,但全球經濟體質其實已經進入加護病房,就連眾望所歸的美國也不例外。《紐約時報》經濟專欄上月刊登一篇文章,題為「美國最好的歲月已經過去了嗎?」,提醒現代人的是,70 年代以前科技的確引領人類突破現狀,但未來幾十年這種盼望只是一廂情願。 繼續閱讀..
紐時:倖存心態阻礙台灣科技創新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19 日 16: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 edit 科技產業曾引領台灣經濟風騷,不過「紐約時報」報導,倖存心態阻礙了台灣科技創新,而由日漸老邁的第一代高科技企業家建立的產業王國也充滿保守的商業文化氛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