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也就是形成太陽系初期,撞擊地球的彗星可能帶來益處,很可能是地球水來源,約占地球質量 0.02%。 繼續閱讀..
當彗星撞擊被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當彗星撞擊被潮汐鎖定的系外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地球早期、也就是形成太陽系初期,撞擊地球的彗星可能帶來益處,很可能是地球水來源,約占地球質量 0.02%。 繼續閱讀..
小行星撞擊月球噴濺大量碎石,10 分鐘內形成兩大幽深峽谷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05 日 15:4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地球上鬼斧神工的峽谷需經水流數百萬年侵蝕才得以成形,但在月球上,一條狹長深邃的峽谷可能只要幾分鐘便出現。科學家發現,38 億年前一場強烈撞擊事件拋出大量巨石,短短 10 分鐘內就「雕刻」出月球兩座深度將近 3 公里的筆直峽谷。 繼續閱讀..
五億年前隕石坑異常集中赤道附近,研究:地球也曾有類土星環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9 月 18 日 17:2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一路走來呈現多種面貌,早期被岩漿海覆蓋,之後一度冰天雪地,數億年來陸地則不斷分裂、漂移再重新聚集。現在,科學家進一步發現地球也曾經擁有類似土星的環系統。 繼續閱讀..
DART 任務撞歪小行星後,破碎巨石最終可能落入火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09 日 12:1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2022 年,NASA 派出飛船去撞擊與金字塔大小相當的 Dimorphos 小行星,成功改變小行星航向,但也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37 塊破碎巨石因此飛入宇宙。科學家很好奇這些巨石最終目的地,現在答案出現了:可能撞擊火星。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繪出千年內潛在危險天體軌道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26 日 8:20 | 分類 天文 | edit |
遙遠的未來,地球會受太空無可避免的大型隕石撞擊,一如太陽東升西落與潮汐漲落,過去發生好多次,之後數十億年內也是如此。 繼續閱讀..
業餘天文學家可能發現木星赤道區的新撞擊閃光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2 日 7:45 | 分類 天文 | edit |
巴西業餘天文學家 José Luis Pereira 於 13 日世界時 22 時 39 分左右,發現木星可能遭到新撞擊。雖然當時天氣不佳,但他懷疑看到一些東西,隨即用 DeTeCt 軟體搜尋可能的閃光,結果他看到的很可能是撞擊事件。DeTeCt 軟體是撞擊閃光檢測工具,可分析木星和土星影像以搜尋小天體撞擊引起的潛在閃光,並分析估計撞擊頻率。 繼續閱讀..
活下去就贏了,研究:當今蛇類物種將近 4,000 種,是因恐龍滅絕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5 日 17:51 | 分類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6,600 萬年前,一場毀滅性小行星撞擊事件引發後續地震、海嘯和無窮野火,導致當時稱霸地表的恐龍近乎滅絕,但某些哺乳動物、鳥類、青蛙、魚類等設法生存下來。蛇也是少數從小行星撞擊倖存下來並進化的物種,且還從極少數品種演化成如今近 4,000 個物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