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是個吵鬧鄰居,以頻繁又強烈的閃焰聞名,最近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的新觀測結果準確顯出其強大程度。 繼續閱讀..
比鄰星展現極端耀斑活動,適居帶類地行星不適居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0 日 11:3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比鄰星展現極端耀斑活動,適居帶類地行星不適居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0 日 11:3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是個吵鬧鄰居,以頻繁又強烈的閃焰聞名,最近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的新觀測結果準確顯出其強大程度。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找到可能支持生命的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22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距太陽系僅 20 光年的恆星周圍,天文學家確認一個可能適居的世界 HD 20794 d,質量約地球六倍,繞一顆類太陽恆星運行,並有液態水存在的適居帶,儘管某些特性使其孕育生命仍存疑,但這項發現令人振奮,代表未來太空任務或許有機會直接拍攝它的影像。 繼續閱讀..
恆星死亡後,重新遷移的行星仍可能存在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9 日 16:2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不會永遠存在,約 50 億年後,它就會被膨脹為紅巨星的太陽吞噬,後者最終留下殘骸白矮星,但這不代表其他行星不能依附白矮星。一篇新研究認為,有些行星不只可在恆星死亡過程倖存下來,還能繼續維持生命。 繼續閱讀..
罕見位於聯星系統適居帶,發現天空可能有兩顆太陽的系外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2 日 12:0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落在系統適居帶的行星表面適合存在液態水,是尋找外星生命潛力股,而適居帶確切範圍會根據母恆星大小與溫度變化。最近,天文學家在一個聯星系統發現新系外行星 TOI 4633 c,它直接繞著雙星運轉的可能性有 50%。 繼續閱讀..
距離僅 137 光年,TOI-715b 超級地球可能適合居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06 日 11:40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距離我們 137 光年處,有顆比太陽還老的 M 矮星 TOI-715,現在它還被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發現帶有公轉週期 19.3 天的適居帶行星。 繼續閱讀..
母星不是恆星,研究:成千上萬顆行星可能直接繞超大質量黑洞公轉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1 月 28 日 14:3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超大質量黑洞不一定只會吞噬毀滅,日本團隊一篇新研究指出,超大質量黑洞也可能是宇宙中勢力最龐大的行星系統,其周圍也許有成千上萬顆行星繞著它公轉。 繼續閱讀..
金星曾有 30 億年時間溫度宜人,直到 7 億年前環境遽變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23 日 13:3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金星如今的表面環境彷彿地獄,不過一項最新模擬表明,金星其實曾經相當涼爽,地表維持住液態水長達 20 億至 30 億年,或許也有生命存在,但一切都在 7 億年前一場未知的神祕事件而翻轉。 繼續閱讀..
蒂加登星系統新發現 2 顆適居行星,地球可能被他們「觀察著」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6 月 19 日 15:3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太陽的厝邊鄰居除了知名比鄰星外,再遠一點還有顆「蒂加登星」,距離我們約 12.5 光年。現在天文學家發現,該恆星適居帶有 2 顆和地球很像的行星,可能存在液態水。 繼續閱讀..
TRAPPIST-1 系統新研究有好消息,其中兩顆行星或含大量水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27 日 10: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TRAPPIST-1 系統是自發現以來便引起天文學家熱烈迴響的系外行星系統之一,對那些期待外星生命的人來說,最近一項新研究可能有好消息,在精確測量 7 顆行星的質量和半徑後,科學家認為第三顆和第四顆行星內部應該有足夠能量,可以維持地表的火山活動和液態水。 繼續閱讀..
新研究發現:動盪不安的脈衝星也有機會攜帶「可居住」的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25 日 12:1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儘管是常發射致命伽馬射線和 X 射線的脈衝星,其所攜帶的行星系統理論上也可以支持生命存活。雖然,這些行星的地表環境可能類似於地球深海。 繼續閱讀..
11 光年外的文靜恆星身邊,可能有史上距離第二近的適居行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17 日 16:2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距離地球 11 光年之外,天文學家再度發現一顆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系外行星「Ross 128b」,這是繼「比鄰星 b」(Proxima b)之後距離我們第二近的適居系外行星。比 Proxima b 更樂觀的是,「Ross 128b」繞行的紅矮星是太陽附近最平靜的恆星之一,這意味著行星接收的輻射轟炸更少,更有利於支持生命繁衍和液態水存在。 繼續閱讀..
NASA 發現 20 個全新行星位於適居帶,其中 1 顆超像地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03 日 22:54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美國太空總署(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 20 個全新系外行星,有很高機率落在適居帶,具備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條件,其中編號「KOI-7923.01」者更有如地球失散多年的兄弟姊妹,它的軌道週期 395 天(地球 365 天),可能富有地表液態水支持生命形成。研究團隊稱,如果有需要發射一枚太空探測器前往探勘,「KOI-7923.01」的結果應該不會讓人太失望。 繼續閱讀..
NASA 改善外行星適居性模型,未來可更精準發現外星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26 日 12:0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來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ISS)的研究團隊,改善了位於適居帶系外行星的大氣模擬條件,從過去的一維模型躍升為三維模型,研究人員將開始模擬外行星大氣的循環系統,以及循環過程會出現的獨特特徵。未來,天文學家可更有效率的分配時間來觀察最有外星生命希望的候選星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