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 世紀後期與 21 世紀初期,為了掩飾與 Intel 處理器之間尷尬的「時脈不平衡狀態」,AMD 與 Cyrix 先後採用 Performance Rating(簡稱 P-Rating,雖然那個 P 經常認知為「Pentium」)為標示處理器性能位階的行銷手段,造成不少爭議,被當時的連線 BBS 硬體討論區、電腦玩家與電腦賣場「津津樂道」。
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時代的眼淚系列:Cyrix 的高效能超純量處理器家族(下)
時代的眼淚系列:Cyrix 的高效能超純量處理器家族(下) |
作者
痴漢水球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0 月 30 日 15:02 |
分類
技術分析
, 晶片
, 會員專區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在 20 世紀後期與 21 世紀初期,為了掩飾與 Intel 處理器之間尷尬的「時脈不平衡狀態」,AMD 與 Cyrix 先後採用 Performance Rating(簡稱 P-Rating,雖然那個 P 經常認知為「Pentium」)為標示處理器性能位階的行銷手段,造成不少爭議,被當時的連線 BBS 硬體討論區、電腦玩家與電腦賣場「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