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用晶片短缺,讓定價話語權從車廠轉移至台積電等台灣業者上!繼去年秋天調漲價格之後,傳出台積電等台灣業者再度喊漲、考慮將車用晶片價格最高再調漲 15%。
日經新聞 25 日報導,因全球晶片短缺、加上台幣兌美元過去 1 年來飆漲約 6%,也讓台積電等台灣業者考慮繼去年秋天之後、再度喊漲,將以車用晶片為中心、最高調漲 15%,預估最快會在 2 月後半~3 月期間階段性進行調漲。據報導,台積電旗下子公司、從事車用晶片生產的世界先進以及全球第 4 大晶圓代工廠聯電等台灣企業據悉已向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Semiconductors N.V.)、日本瑞薩電子等專門生產車用晶片的日歐半導體廠探詢漲價。
據報導,通常車廠和包含半導體廠在內的車用零件廠 1 年會進行 1 次價格談判,而車廠通常會以「降低成本」為由、要求降價 2~3%,而此降幅是車廠的獲利來源之一,不過上述情況已發生逆轉,變成生產晶片的零件廠反過來對車廠要求漲價,而台積電等業者在短期間內接連喊漲、也反映定價話語權已從車廠轉移至台積電等台灣業者上。
報導指出,台積電等台灣業者幫瑞薩等廠商代工生產車用晶片,而瑞薩等車用晶片廠已向車廠提出漲價要求,因此若台灣業者再度漲價、也恐讓瑞薩等業者無可避免的恐將進一步調漲價格,恐將衝擊車廠的獲利。台積電等台灣業者已於去年秋天將為了因應車廠增產的追加訂單、急單價格調漲了 10~15%。
關於上述漲價協商,聯電財務長劉啟東 25 日接受日經新聞採訪時表示,「價格的部分、無法進行回應。只是就供需情況來看,毫無疑問的、(和車廠相比)我們半導體廠是站在更有利的位置」。關於晶片短缺問題,劉啟東指出,「工廠已呈現產能全開狀態、短期間內難進行增產。雖不知道短缺問題何時能解決,不過在產線的整備上、預估要花半年以上」。
台積電 ADR 25 日上揚 1.07%,收 130.52 美元。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