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部技術處24日在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 (IRCAD Taiwan) 舉辦 「5G 智慧醫療-遠距超音波成果發表會」,展示工研院與秀傳醫療體系、仁寶電腦、達明機器人公司共同開發全國首創的 「5G遠距超音波技術」,不僅在防疫期間,能提供遠距會診服務,以減少醫護的感染風險,未來更可望拓展遠距醫療照護,以 5G 科技守護民眾健康。
根據愛立信消費者行為研究室預測,全球 5G 醫療市場 2026 年將達到 757 億美元,遠距醫療市場年複合成長率將達 16.9%,5G 為先進國家未來社會發展與產業競爭的核心。為此,經濟部技術處積極從 5G 核心技術、建立旗艦隊、應用場域驗證三大面向著手,以科技專案 「5G+ 系統暨應用淬鍊計畫」 支持工研院領先與醫療機構合作,投入研發 5G 智慧醫療技術,並打造遠距診療場域,致力應用於偏鄉離島的遠距醫療,並期盼臺灣卓越的科技與醫療實力,再次躍上世界舞台。
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5G 通訊擁有低延遲、高頻寬特性,相當適合應用在遠距醫療上,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的支持下,工研院與醫界及國產業者合作研發 5G 醫療超音波遙控檢查系統,醫師可以在異地透過搖桿操控機械手臂,提供病患近乎零時差的超音波檢測服務。工研院積極延伸遠距診療服務的觸角,預計 2022 年配合合作的醫療機構進行偏鄉巡迴醫檢測試,期盼讓智慧醫療行動化,以網路取代馬路達成 「醫療零距離」,提升及醫病溝通品質,也實現工研院 「2030 技術策略與藍圖」,以科技建構 「健康樂活」的應用領域,迎向智慧醫療新時代。

彰濱秀傳醫院院長黃士維說明,全球疫情影響和臺灣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遠距醫療發展勢在必行。傳統上,超音波檢查而言需要一定的專業與經驗,大多現場由專業醫師實地操作,此次與工研院合作試驗的 5G 遠距超音波操作技術,則打破距離限制,可進一步應用於防疫旅館、偏遠地區等需要醫療設施進入之場域,提升醫療可近性,創造公益價值。
仁寶電腦總經理翁宗斌表示,集團旗下神寶醫資積極擴展醫療物聯網大健康產業,近年在 5G+AI 人工智慧遠距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之發展漸有展獲,本次與工研院及秀傳醫院合作發展遠距超音波操作低延遲影像傳輸技術,對於集團在遠距醫療發展與布局更拓展智慧醫療方案版圖,相信後續臨床應用發酵值得期待。
(首圖來源:工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