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鋰、鎳等電動車(EV)電池原料價格不斷飆升,南韓EV電池產業如臨大敵,尋求緩和供應鏈緊張局面。
韓媒《The Korea Herald》報導,4月25日,南韓電池工業協會(Korea Battery Industry Association,KBIA)高層將飛往美國,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及國會議員商討如何穩定EV電池供應鏈。
KBIA為代表南韓電池產業的遊說團體,成員包含約100家南韓電池供應鏈業者,例如三大EV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三星能源材料(Samsung SDI)和SK On。
此次會議召開之際,美國正試圖提高EV電池關鍵材料的產量。
今年3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引用冷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DPA),獎勵國內製造商生產並加工EV電池所需的礦物,包括鋰、鎳、鈷、石墨和錳,以加速美國從燃油車邁向電動車時代。
報導指出,由於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加劇,南韓EV電池製造商也希望減少對中國和俄羅斯的依賴。中國控制全球一半以上的鋰加工和提煉,而全球開採的鎳金屬,有11%來自俄羅斯。
根據南韓礦產資源資訊服務中心(Korea Mineral Resource Information Service)估計,截至21日,EV電池必備原料碳酸鋰(Lithium Carbonate)價格達到每公斤68.60美元,比2021年的平均價格狂漲近300%,鎳現貨價也較2021年均價大漲82%至每公噸33,775美元。
南韓政府將車用電池、半導體及疫苗列入《特別限制稅務法》(Restriction of Special Taxation Act)所定義的國家戰略產業,為政府積極培植的重點領域。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