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程式留存城市,香港藝術家利用 M1 MacBook 再製消逝中的香港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4 日 15:07 | 分類 5G , Apple , 筆記型電腦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用程式留存城市,香港藝術家利用 M1 MacBook 再製消逝中的香港


10 月 15 日、10 月 16 日分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臺北)的 FUTURE VISION LAB與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U-108 SPACE 進行演出的《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5G 異地共演計畫,由香港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與其工作室 Dimension Plus 成員韓家俊共同打造,兩人將透過 M1 MacBook Pro、iPad Air 和 iPad mini 以 FaceTime 進行兩地即時演出。

致力於探討藝術、科技與媒體三者間共存共生也互利關係的林欣傑,去年曾因疫情被迫重新塑形展演,與台灣音樂詩人雷光夏、日本電磁樂器大師和田永,協力改以三種藝術形式、在三個地區,共同成就同一場在國立台中歌劇院的演出《reCONNECT 2021》。

林欣傑表示,「媒體不只是傳達訊息的管道,媒體是本身就自帶訊息的」,尤其因 Work From Home 成為多數人的工作模式,透過 FaceTime 能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共事,高度的便利性讓一個視窗就能拓展想像,卻可能也同時框住視野,他希望藉由這次展演,以 3D 編碼將原有的城市面容改寫編組後,投影在圓弧形和穹形的空間中,把因時勢而急速在改變面貌的香港,正在消失中的地景記錄下來,「身在台灣的沉浸式空間裡卻能看見香港,逆向思考反轉融合異地,也是科技帶給人們的另一種 reConnect。」

但是新媒體、藝術、科技三個名詞要如何融合在一起?林欣傑表示,程式編碼(Coding)通常會讓人直接想到工程師,跟藝術很難扯上關係,但新媒體的角度卻是拜科技進步所賜,讓藝術以更現代、更能被接受的語言去闡釋與被解讀。

林欣傑進一步指出,過去在香港的工作室裡,長時間以 8 台 Mac mini 在進行各種演出的分工運算,佔空間也耗電力。在 M1 MacBook Pro 推出後,沒想到 1 台就能抵過 8 台,不但在各地巡演,輕便好攜帶、負擔變少,無風扇設計在配有音樂演出的現場也能將干擾降至最低。

林欣傑認為,直接在 M1 MacBook Pro 上以蘋果所提供給開發者的集成開發環境(IDE)「Xcode」用 C++ 撰寫,不用擔心經過任何裝置的移轉,簡單排除資料遺失和缺件這個最大的隱憂。升級後的 CPU 不只速度驚人的快, 用電量也很低,甚至做完一場演出都還不需要充電。

從在 M1 MacBook Pro 上進行構思、設計、程式編碼,再用 iPad 做投放測試,到最後執行演出加入 iPad mini 作為螢幕與異地藝術家連線溝通,靠的全是蘋果的「通用控制」與「並行」的大力輔助。「通用控制」允許使用者用同一組滑鼠與鍵盤在三台裝置螢幕間切換操作,讓林欣傑一人就能掌控整場演出的所有細節,像是演唱會中一人分飾多角,擔任主唱、樂團、場控與燈光師,而 iCloud 就是成就這一切順暢演出的核心。

這次的 5G reCONNECT 2022:BORDERLESS CANVAS異地共演計畫,是透過最新的「5G 雲端運算美學平台」將展演的藝術品資料上傳至平台, 藉由雲端計算、5G 高速網路和沉浸式展演平台的彙整,搭配 M1 晶片的運算能力、蘋果裝置的高度整合力與傳輸力和藝術家的非凡內容,以即時串流表現的全新可能。林欣傑和韓家俊在本週末將親自示範以 FaceTime 有距離、零隔閡的鍵結,試圖在新媒體與消失的過去「這段距離」中,以全新介面保存「曾經存在」的事實。

(圖片來源: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