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外購與自製:台灣強化國防的難題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8 日 9:11 | 分類 尖端科技 , 科技政策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專題》外購與自製:台灣強化國防的難題


自烏俄戰爭爆發、8 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以及中共二十大會議後,全球對於台海局勢的關注已提升到 1996 飛彈危機以來最高的程度,除了各國紛紛表態強化與台灣及國際間的合作外,國際間對於防衛策略的建議也是紛至沓來,本文將從台灣軍工產業發展歷程,說明為何台灣必須發展國防自主政策。

一、從美援、軍售到自製

在 1979 年前,台灣軍備取得與部分後勤都由美軍直接負責,軍備取得成本負擔較輕,有助於台灣將更多資源投入經濟和工業發展,但美援的主導權由駐台美軍掌握,國軍因此對於自主建軍規劃上的經驗累積較為緩慢,當時自製武器以火砲、輕兵器和多管火箭為主。

▲ 1979 年前國軍武器以美援為主。(Source:玄史生,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直到 1979 年美國與中國建交後,台灣軍備取得來源改以軍售管道為主,1982 年美中簽署《八一七公報》,美國對台軍售出現較多限制,因此為了滿足國軍防衛需求,中山科學研究院的許多自製武器開發案也因此啟動,如天劍、天弓、雄風系列飛彈、武進三型作戰系統、AT-3 高級教練機和 F-CK-1 經國號戰機等。

因此台灣國防工業發展路線雖與南韓、以色列和新加坡等長期面對龐大潛在威脅的國家類似,於二次大戰後以美援裝備為主,並在經濟發展期間開啟自主國防工業發展,但台灣國際處境在 1979 年後遠比上述國家艱困,因此除了外購武器難度更高之外,藉由技術轉移輔助國內軍工產業發展的經歷也更為複雜。

二、外購和自製武器的優缺點

由於武器系統開發資金需求龐大,技術門檻極高,世界上除了美、俄、中、英、法、德、義、日、瑞典等少數具備完整軍工產業的國家,可自行開發和生產大部分武器之外,其他中小型國家都必須仰賴外購搭配少量自製武器。

外購武器優點在於開發成本由設計國負擔,系統成熟度高,且若屬於暢銷款式,售價可進一步壓低,後續升級和零件供應問題較少,缺點是外購武器開發期間考量的作戰特性未必適合採購國,因此若需客製化則成本將會上升,若出售國不願提供客製服務,採購國就必須特地為外購武器思考戰術運用。

自製武器優點是可針對開發國需求量身打造,且研發過程中產生的技術、經驗和專利皆屬於開發國,若武器性能良好還能外銷進一步分攤開發成本並提高利潤,再投資到後續升級或新武器研發。

▲ 波蘭近期向南韓採購超過千輛 K2,是該國國防自主發展的里程碑。(Source:Simta,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此外自製武器可降低外購遭遇政治因素干擾的機率,對於長期建軍規劃上風險較小,戰爭爆發時也能降低外購來源補給不上的危機。

但缺點是自行開發武器成本極高,若無法取得外銷訂單就難以降低售價,若在開發過程中將成本考量進去的話,那自製武器性能通常無法和外銷的同級武器相比。

三、IDF 和 IDS:不得不走的自製路

1980 年代開始研發 F-CK-1 經國號戰機(自製防禦戰機)和目前開發中的「自製防禦潛艦」,分別是台灣史上最龐大的兩項自主武器研發項目,但也都是對外採購遭遇嚴重困難後,產生的解決方案。

「自製防禦戰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IDF)

▲ IDF 的成功,使台灣成為全亞洲自以色列後第二個可自行研發戰機的國家。(Source:玄史生,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1970 年代由於美國戰略轉向聯中抗俄,因此台灣政府當時向美國申請採購新型 F-16 和 F-5 最新改良版 F-20 戰機,皆遭美國否決,在當時主力戰機 F-5 已服役近十年的情況下,接替的下一代戰機規劃必須盡快決定,因此在外購受阻情況下,台灣只能自主開發。

F-CK-1 開發過程中,雖然美國提供了許多技術支援,但在發動機推力上卻也遭到嚴格限制,因此在航程、籌載量、機身尺寸和氣動設計方面都隨之受限,但除此之外 F-CK-1 具備的 1.01 推重比、9G~-3G 最大過載、1.8 馬赫極速和國軍現役最快待命起飛時間,都非常符合台灣空中防衛需求。

IDF 的開發起因為外購受阻,開發完成後卻因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導致歐美禁運,及冷戰結束後各國軍火廠商急需外銷市場,讓國軍成功採購 F-16 以及幻象 2000 戰機,F-CK-1 的產量因此遭到犧牲,也使開發期間培養的許多航太人才因此流失,直到 2016 年重新開啟「國機國造」計畫生產「勇鷹」高教機,和下一代主力戰機後,才重新聚集研發能量。

「自製防禦潛艦」(Indigenous Defense Submarine,IDS)

▲ IDS 是台灣 40 年來最龐大且複雜的武器自製專案。(Source:MDC

台灣取得潛艦的過程比起 IDF 計畫更加複雜且困難,美國從 1960 年代起便多次認定潛艦為攻擊型武器拒絕出售台灣,雖然 1980 年代成功從荷蘭採購兩艘劍龍級潛艦,但 1994 年美國仍然拒絕出售潛艦,直到 2001 年小布希總統才批准了八艘潛艦的軍售案。

美軍長年來拒絕出售潛艦給台灣的原因,除了顧慮潛艦的攻擊能力外,也因美國海軍潛艦全面核動力化後,堅持拒絕美國境內再度出現傳統動力潛艦產能,以免聯邦國會要求用新世代傳統動力潛艦取代昂貴的核潛艦,影響海軍潛艦戰力。

此外,台灣當年因軍售案產生的政治爭議導致預算刪減,使美國最後也乾脆擱置潛艦軍售,使此案無疾而終,直到 2014 年國軍認為新型潛艦已無法再等,開始啟動潛艦國造的前期準備。

2016 年 IDS 計畫上路後,2018 獲得美國國務院同意協助取得「紅線裝備」,包括法國海軍集團(DCNS)和西班牙納凡提亞(Navantia)聯合為鮋魚級和 S-80A 級潛艦開發的通訊、動力、聲納、潛望鏡和船舶主機系統,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開發的潛艦戰鬥系統等,至此台灣新型潛艦終於步上軌道。

四、結語

從 IDF 和 IDS 自主研發的艱困過程中,可理解台灣在資源有限情況下,仍必須走向燒錢的國防自主路線,由於長年面臨中國龐大軍事壓力和國際打壓,外購武器雖然性能優秀,但不見得能夠順利取得。

自主生產武器除了能夠發展相關軍工產業鍊,增加經濟發展機會外,也能減少對外採購依賴性,並能夠在軍購談判時取得更多籌碼。

不過由於烏俄戰爭爆發,烏克蘭藉由大量無人機、反裝甲飛彈和便攜式防空飛彈等不對稱作戰,取得巨大戰果,因此也使國內和國際間在談論台海局勢時,多半認為台灣應減少傳統大型武器平台投資,全力轉向不對稱戰力建構,但這種建議是否適合台灣,將於下一篇文章中探討。

(首圖來源:總統府, CC BY 2.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