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廠東芝(Toshiba)傳出將增產電動車(EV)用半導體「光電耦合元件」(亦稱光耦合器 Photocoupler),目標將產能提高二成,藉深耕 EV 需求強化獲利。
日經新聞5日報導,東芝將增產EV用稱為「光電耦合元件」的半導體,2024年將福岡縣集團生產公司「豐前東芝電子」(Buzen Toshiba Electronics)產能較現行提高二成,從月產5千萬顆增至6千萬顆,期望深耕EV需求強化獲利基本面。
半導體產業的光電耦合元件屬於利基市場,東芝全球市占率連12年居冠,計劃2023~2024年投資「豐前東芝電子」EV/油電混合動力車(HV)用光電耦合元件產線數十億日圓,「豐前東芝電子」社長神谷和文指出,「單就EV / HV用產線看,2023年將產能擴增至現行3倍以上,2024年增至5倍」。
美國調查公司Gartner指出,光電耦合元件市場2021年東芝全球市占率達約31%,2010年來持續蟬聯全球龍頭,除東芝外,光電偶合元件大廠還有夏普(Sharp)、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和美國半導體大廠等。
東芝指出,2021年光電耦合元件市場規模推估約13億美元,且預估2022年後每年將以年平均5%速度增長。統籌東芝半導體事業的「東芝電子元件及儲存裝置」(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s & Storage)社長加藤俊光指出,「目標2025年全球市占率提高至40%」。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