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群海獅海豚暴斃事件頻傳,研究:9 月全球一半海洋發熱浪警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11 日 14:35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魚群海獅海豚暴斃事件頻傳,研究:9 月全球一半海洋發熱浪警報


5 月開始科學家就發現海洋溫度飆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 6 月下旬警告,到 9 月世界一半海洋可能會處於海洋熱浪,科學家稱工作數十年的經驗從未見過世界海洋出現如此大範圍高溫。

人為造成全球暖化已造成海洋災情,科學家稱,全球海平面上升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因素是海洋儲存的熱量導致海水膨脹,大部分增加的能量儲存在地表,即 0~700 公尺深度,過去十年是至少自 1800 年代以來海洋最溫暖的十年。2022 年是有紀錄來海洋最溫暖的一年,也是全球海平面最高的一年。

▲ 今年太平洋海水觀測溫度變化。(Source:Weather.gov)

今年全球海洋表面溫度在 5~6 月和 7 月創歷史新高,導致水域缺氧,全世界多水域已在發生大量魚群死亡事件,包括大量魚群被沖到德州墨西哥灣沿岸,盧森堡南部、伊拉克東南部都發現類似事件。伊拉克是世界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嚴重的五個國家之一,正遭遇嚴重乾旱。 

災難是一連串,除了魚群缺氧暴斃,海洋熱浪還會產生有害藻類,這些藻類會產生毒素軟骨藻酸,這種神經毒素可在食物鏈較低層的動物體內積聚,並影響那些以藻類為主要食物來源的動物。如藻類毒素會積聚在貝類,影響以貝類為食的鳥類、海豚和人類。

自 6 月初來,死亡海獅和海豚在南加州海岸不斷出現,目前在加州已發現超過 1,000 隻生病和垂死的海獅,還有 110 隻死亡海豚,罪魁禍首就是一種名為擬菱形藻的藻類。去年科學家就在動物組織中發現的軟骨藻酸含量達到有紀錄的最高水平,科學家表示,雖然疫情是自然發生的,但強度似乎在增加。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 (UCSC) 海洋科學家表示,雖然一定量藻類和軟骨藻酸只是海洋生態系統一部分,但藻類對海洋較低 pH 值、較高溫度和營養物污染有反應,造成海洋生態鏈一連串的危機事件。

連氣溫低多的南極洲都在融化

科學家擔憂的是,聖嬰氣候變暖模式才剛開始。通常情況下,科學家預計世界只有約 10% 海洋可視為海洋熱浪,但才 5~6 月,全球海水溫度就創一年最高紀錄,且氣溫比模型預測高許多。連之前被科學家視為相對穩定的南極海冰都快速融化,6 月達衛星觀測開始後最低程度,比平均低 17%,大幅打破 6 月紀錄。科學家稱,「我們已經習慣北極海冰的大幅減少,但南極洲卻不然」。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 7 月報告中強調,今年海洋熱浪一定程度是在聖嬰前就出現。科學家預期聖嬰現象開始後,9 月全球有一半海洋會處於熱浪下。聯合國機構警告,海洋熱浪將影響漁業分布和海洋生態系統,並對氣候產生連鎖反應。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