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對生活滿意就好,劍橋:青少年更需要目標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31 日 13:29 | 分類 科技教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只對生活滿意就好,劍橋:青少年更需要目標感


青少年憂鬱症已經是全球性問題,美國衛生局局長將青少年心理健康稱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公共衛生問題」。許多人會懷疑現代青少年不愁吃穿,為何還會憂鬱?一項研究發現,生活滿意度高不見得對整體健康有幫助,還要讓青少年感覺自己有能力、有目標,心理健康和學業成績都會更好。

2021 年刊登在英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期刊》的研究顯示,2001~2020 年,全球青少年自我報告的憂鬱情況大增,特別是女性,以及來自中東、非洲和亞洲的青少年風險最高。總體而言,全球 34% 10-19 歲青少年有患臨床憂鬱症風險。美國將青少年憂鬱症增加與社交媒體使用大增有關。研究顯示,美國青少年憂鬱症在 2012 年左右開始上升,恰逢智慧手機開始普及的時候,美國衛生局局長指責是社交媒體導致。

但憂鬱症不是單方面因素,可能與社交媒體、雙薪父母陪伴不夠,或是社會造成太多不良壓力等因素,讓青少年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一項研究發現,要讓青少年有目標感,比努力讓他們感覺快樂更有助於提升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

感覺自己有能力、有目標,比對生活滿意更重要

劍橋大學研究找來七所英國學校 600 多名青少年,觀察決定幸福感的兩個不同方面,一種是生活滿意度,另一種是指個人感覺自己的生活狀況如何,包含能力感、動力感和自尊感。結果發現後者程度愈高的學生,在英國會考課程 (GCSE) 水平評估中優於同齡人,尤其是數學。

數學成績最高的學生,他們對自己感覺更好的程度,比成績最低的學生高 1.5 倍。但學術成績和生活滿意度之間沒有發現直接關係。即使考慮到其他混雜因素,例如就學情況、性別、社會經濟地位或特殊教育需求,這些結果仍然成立。

劍橋大學教育學研究人員表示,幸福教育通常側重於教導學生快樂看待任何事情,但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化,並且忽視其他重要的幸福品質,青少年還需要培養自我意識、自信,最好是一種意義感和目的感,這些品質在青春期時特別重要。

研究作者也擔憂過分強調分數產生的「表現文化」,使學生也根據考試制度來定義自己,而不是根據他們想成為誰,或他們想實現什麼目標來衡量自己,一旦成績不好,很容易淪為失敗主義。

成長心態是指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自己能力的看法,以及他們在支持下參與多種學習方式來提高能力的意願,但作者認為,透過分數定義自己,這種所謂的「官方成就」,會讓兒童或青少年在學科考試上表現不佳時,容易感到失望和自我懷疑,失去其他發展機會。

(首圖來源:Flickr/woodleywonderwork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