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再撤一篇室溫超導論文,Ranga Dias 研究生涯三度遭撤稿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08 日 17:15 | 分類 材料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自然》再撤一篇室溫超導論文,Ranga Dias 研究生涯三度遭撤稿


室溫超導研究往往一炮而紅成為頭條新聞,但也容易悲劇收尾,如《自然》期刊本月撤回 3 月發表的室溫超導論文,這已是羅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 Ranga Dias 被各大期刊撤下的第三篇論文。

2020 年,羅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 Ranga Dias、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物理學家 Ashkan Salamat 團隊首在《自然》期刊發表合成室溫超導材料論文,指出碳氫化硫(carbonaceous sulfur hydride)於 15℃ 表現出超導性,雖然必須對材料施予 267GPa 高壓,但已比其他室溫超導體少 100 倍,仍讓各界激動不已。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科學家發現根本無法複製 Ranga Dias 團隊論文的實驗結果,最終這篇論文因磁化率數據捏造嫌疑,被《自然》期刊於 2022 年高調撤下論文。

2021 年,Ranga Dias、Ashkan Salamat 參與撰寫有關硫化錳化合物電阻曲線的材料論文(不涉及討論超導性),發表於另一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但也因耐低溫曲線數據偽造嫌疑,今年 8 月遭《物理評論快報》撤稿(十名作者有九名同意撤稿,僅 Ranga Dias 堅決反對)。

Ranga Dias 造假研究數據的不當行為越來越明顯。

三度遭撤稿

今年 3 月,Ranga Dias、Ashkan Salamat 團隊再向《自然》期刊投稿一篇室溫超導論文,這次主角為鎦(lutetium)、混有少量氮的氫組成之新型室溫超導體,每平方英寸 145,000 磅壓力(約地球大氣壓力 10,000 倍)、21℃ 溫度時出現超導特性。

但考慮 Ranga Dias 這幾年捏造、剽竊數據黑歷史,許多專家都對研究結果缺乏信心,也更嚴格審查。

顯然,新論文殞落速度更快了。

11 月 7 日《自然》期刊大刀闊斧,宣布撤回 Ranga Dias 團隊這篇 3 月投稿的室溫超導論文,原因是圖表與論文數據不符。

從磁振造影到粒子對撞機,超導體對許多應用來說都非常重要,但苦於受限運作需維持極低溫度。近幾十年研究員一直尋找能於室溫操作的超導材料,但相關論文都如曇花一現,甚至因多篇研究殞落,此領域的名譽也飽受挫折。

(首圖來源:羅徹斯特大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