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SK 海力士備戰 CXL 記憶體,因需求不足量產卡關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30 日 18:07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記憶體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三星、SK 海力士備戰 CXL 記憶體,因需求不足量產卡關

業界人士透露,Compute Express Link(CXL)記憶體的量產準備在技術上已就緒,但因市場需求不足,其商業化進程已陷入停滯。韓媒 Business Korea 認為,這顯示在 NVIDIA 主導的 AI 半導體熱潮下,三星與 SK 海力士等主要業者在推動次世代記憶體技術商用化所面臨的挑戰。

近年三星與 SK 海力士積極致力於 CXL 與記憶體內運算(Processing In Memory,簡稱 PIM)技術的商業化。三星原預期 CXL 記憶體市場於去年下半年迅速成長,但與主要客戶的品質認證程序至今尚未完成。

另一方面,SK 海力士自 2022 年以來持續投入 PIM 技術開發,但因生態系擴展進度緩慢,未能推進至實際產品階段。不過產業專家仍強調建立相關生態系的必要性,並預期 AI 記憶體需求結構將逐步朝多樣化發展。

目前 NVIDIA 推動對高頻寬記憶體(HBM)的大量需求,大多數封裝與鍵合設備的訂單都優先用於 HBM 技術的推進,因而延後了原本希望在功耗效率與擴展性方面補足 HBM 的 CXL 與 PIM 技術的應用。半導體設備業者表示,「HBM 需求過於強勁,導致大多數的封裝與鍵合設備訂單都已被 HBM 占滿」。

根據 IoT Analytics 的資料,NVIDIA 去年在 AI 資料中心 GPU 市場的市占率高達約 92%,使 AMD 與博通等競爭對手短期內難以追趕,加上中國企業在政府補貼支持下迅速技術進展,而使事情變得更複雜。業界擔心,中國可能會率先完成 CXL 與 PIM 技術的商業化,進而改變全球競爭格局。

一位無晶圓廠業者認為,政府應積極介入、建立示範基地,透過國家專案維持技術持續發展,即使市場需求尚未形成。

客觀來說,雖然技術量產已準備就緒,但因客戶採用意願較低,整體商業化進程仍處於停滯狀態。業界人士建議,應主動採取行動,加速建構有利於 CXL 與 PIM 等次世代記憶體技術落地的生態系。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