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TN Choice

TN Choice

About TN Choice

TechNews 編輯部選文,專門提供非短期合作平台之選文,提供優質並值得一看的文章。

從輝達 GTC 大會,思考 AI 技術如何影響日本汽車產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31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汽車科技

在輝達(NVIDIA)最新一屆 GTC 2025 大會中,執行長黃仁勳高調釋出多項 AI 應用成果,範圍涵蓋車載平台、智慧工廠、自動化機器人與邊緣運算等領域。當中尤以 NVIDIA DRIVE AGX 車載 AI 平台最受矚目,宣告輝達正式從資料中心擴展至整個智慧車與製造場域的戰略版圖。

繼續閱讀..

日本的薪資上升趨勢,對半導體產業有何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4 日 8:30 | 分類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 財經

近期日本薪資談判進入關鍵階段,勞工團體要求大幅加薪,特別是全國最大工會組織 Rengo 提出平均 6.09% 的加薪要求,創下三十多年來的新高。這不僅反映出通膨帶來的成本壓力,也顯示日本產業結構正處於變革的關鍵時刻。對於高度仰賴技術人才的半導體產業而言,薪資上升將對企業成本結構、競爭力與全球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繼續閱讀..

當人工智慧遇上數據經濟,Kioxia 332 層 NAND 技術的潛力與挑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記憶體

日本記憶體大廠 Kioxia 近期發布第十代 332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技術,宣稱數據存取速度提升 33%,比特密度提高 59%,並帶來輸入端 10%、輸出端 34% 的功耗改善,儘管這項技術亮點頗多,但筆者認為,這背後仍存在需要深入剖析與觀察的挑戰與風險,值得進一步討論。

繼續閱讀..

Rapidus 獨特的營運模式可脫穎而出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8 日 7:50 | 分類 半導體 , 晶片

筆者在前一篇文章「日本 Rapidus 2 奈米晶片量產真能如此順利?突破三難關才能創奇蹟」指出,該公司若要量產尖端晶片得面對三項考驗。儘管不同專家學者可能有不同看法,而它目前也難以撼動台積電,不過,因該公司試產在即,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恐有影響,因而我們應對其營運模式有所了解。

繼續閱讀..

川普上任後美能源政策料將大轉向至化石燃料,離岸風電發展最受打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07 日 11:02 | 分類 太陽能 , 核能 , 能源科技

川普的當選預計將會為美國的能源政策帶來顯著變化,《降低通膨法案》(IRA)的清潔能源補助將面臨挑戰。然而,由於受惠IRA 補助的資本支出案件多位於共和黨主導的州,例如德州和佛州,全面撤銷的阻力較大。此外,這些州的清潔能源經濟與就業高度依賴IRA 補貼,因此業界預料,川普政府將僅針對特定清潔能源補助進行調整。 繼續閱讀..

我國廠商應留意技術與市場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3 日 8:30 | 分類 Samsung , 半導體 , 國際貿易

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近兩年的發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且因生產的晶片品質無法符合高通要求,導致其高階旗艦手機部分機型自前年起搭載高通委由台積電生產的晶片。此外,去年其半導體事業部巨額虧損折合新台幣約 3,290 億元,使得該公司整體獲利陷入近 15 年來的新低,引發了三星電子內部高層以及外部韓國產業專家與媒體的種種檢討聲浪,導致其代工部門以及 DRAM 部門技術長頻頻換人。
繼續閱讀..

AI 時代的資料中心成吃電巨獸,氮化鎵會是能效救星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6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晶片

數位經濟正經歷一場由兩大趨勢驅動的巨大變革,即時資料分析的龐大需求為其一,另一則是生成式人工智慧 (Generative AI) 的快速發展。一場激烈的生成式 AI 競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科技巨頭如亞馬遜 (Amazon)、谷歌 (Google)、微軟 (Microsoft) 皆大舉投資生成式 AI 的研發創新。根據彭博智庫 (Bloomberg Intelligence) 預測,生成式 AI 市場將以 42% 的年增率成長,從 2022 年 400 億美元市值,於 10 年內擴大至 1.3 兆美元。 繼續閱讀..

iPhone 15 Pro Max 望遠鏡頭完全圖解!四次反射與潛望式鏡頭完全解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4 日 16:34 | 分類 iPhone , 手機 , 鏡頭

蘋果新發表的 iPhone 15 Pro Max 搭載望遠鏡頭引起網路討論,甚至有果粉糾結,要不要為這顆鏡頭選擇 iPhone 15 Pro Max?「Furch Lab 攝影實驗室」粉專撰文評論,探討何謂「四次反射」?與 Android 陣營主流的潛望式望遠鏡頭相比有何不同?《科技新報》取得授權,一起來看他的見解。

繼續閱讀..

從沒人看好到全球龍頭:台積電的崛起之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14 日 15:16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從 COVID-19 疫情後晶片的短缺,再到全球政府亟欲打造自家半導體供應鏈,都不難看出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以及地緣政治正在重塑整個供應鏈樣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塔弗茲大學學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的專書《晶片戰爭》一出,即引發了全球的關注。《科技新報》取得授權,特別在克里斯‧米勒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本月 16 日的半導體世紀對談之前與讀者分享此書的部分內容。 繼續閱讀..

全球五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客戶國別占營收比例分析,台灣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6 月 06 日 8:00 | 分類 材料、設備 , 財經 , 零組件

全球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營收排名前五大的公司依序為美商應材、荷蘭 ASML、日商東京威力科創(TEL)、美商柯林研發(Lam Research)、美商科磊(KLA),而擁有全球最大規模晶圓代工產業鏈的台灣,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呢?屏東大學會計系周國華副教授整理這五家公司過去七季的資料,比較中、韓、台、美、日等客戶在五大設備供應商的營收占比表現,《科技新報》取得文章授權,以下為他的見解。

繼續閱讀..

美光告聯電二審宣判,為什麼撤告了還要判決有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8 日 10:12 | 分類 人力資源 , 公司治理 , 財經

聯電及員工被控協助中國福建晉華而竊取美光專利技術案件,經二審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合議庭審理宣判,原判決撤銷。此次聯電營業秘密法案件,為什麼撤告了還要判決有罪?《科技新報》取得「一起讀判決」粉專的文章授權轉載,一起了解來龍去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