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木衛三甘尼米德(Ganymede)的極光擺動情形,找到了有地下鹹水海洋存在的證據,並推測其冰層下海洋的體積或許比地球表面的水還多! 繼續閱讀..
觀察木衛三極光擺動,發現地下海洋存在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3 月 22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NASA 發現被 4 顆恆星監管的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3 月 1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天文學家 Lewis Roberts 等人發現第 2 顆位在四合星系統內的系外行星。其實以前就已知這顆行星的存在,只是當時認為它是在一個三合星系統中,直到最近才確認這個系統中其實有 4 顆恆星。這項發現將有助於天文學家瞭解多重恆星系統會如何影響行星的發展和它未來的命運。 繼續閱讀..
大氣層能讓行星轉變成適合居住的世界嗎?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2 月 2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尋找鄰近地球級行星的最佳場所是在那些最小、最冷的恆星周圍。新研究成果顯示:任何緊依在母恆星旁的系外行星成為適居行星的機會比先前認為的還要大,尤其是那些擁有大氣層的系外行星。 繼續閱讀..
美國內華達州的阿拉莫隕坑的大小可能要翻倍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31 日 12: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位在美國內華達州中南部山脈中的碳酸鹽岩石沉積物,紀錄了一場發生於約 3 億 8200 萬年前被稱為「阿拉莫撞擊(Alamo impact)」的劇烈天體撞擊事件。彼時撞擊地點發生於古老的海床,撞擊後形成的撞擊坑被岩石碎屑填滿,而後又被愈來愈多的典型海洋沉積物覆蓋,迄今撞擊釋出的能量逐漸消散,週邊環境也隨時間逐漸恢復正常狀態。 繼續閱讀..
鄰近恆星旁發現 3 顆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2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 Ian Crossfield 等人利用位在夏威夷的紅外望遠鏡(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IRTF)和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等觀測設備,在 1 顆鄰近恆星 EPIC 201367065 旁一口氣發現 3 顆與地球相當的系外行星,大小在 1.5~2 倍地球直徑左右;其中最外側的一顆恰好落在 EPIC 201367065 的適居區邊緣,雖然不確定這顆行星是否是像地球一樣的岩質行星,但如果這顆行星的確是岩質行星且表面有水的話,則能以液態方式存在,或甚至還可能擁有能支持生命生存的海洋。 繼續閱讀..
冥王星軌道以外應該至少還有 2 顆未知的行星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24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數十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議太陽系外圍到底有沒有昏暗的冥王外行星(trans-Plutonian planet)等待被發現。根據西班牙馬德里康普撕頓大學(Complutense University of Madrid,UCM)和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研究學者 Carlos de la Fuente Marcos 等人最新電腦模擬研究結果:冥王星軌道以外之處,至少還有 2 顆未知的行星,它們的重力擾動能解釋觀測到的海王星軌道以外遠處的天體(簡稱極海外天體,extreme trans-Neptunian objects,ETNO)的軌道和怪異的分佈狀況。如果他們的研究結果被確認,那麼將是太陽系模型的一項重大革新。 繼續閱讀..
如果時間停止一秒,Google 將會如何應對? |
作者 雷鋒網|發布日期 2015 年 01 月 13 日 8:13 | 分類 Google , 天文 , 網路 | edit |
根據 Technie News 的報導,Google 正在通過在其系統時鐘中增加非常少的時間增量來對抗今年會發生的網路中斷事件。你一定會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今年會發生這種事情,而且為什麼只要調整系統時鐘就能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