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到處都有三合星,比如距離地球的南門二系統便由三顆恆星組成,而最近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古柏帶可能也不例外的充滿三體系統。根據 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數據,過去古柏帶已知的一對雙小行星系統實際很可能是三胞胎。 繼續閱讀..
古柏帶確認第二個三體系統,支持重力塌縮形成理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7 日 16:5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古柏帶確認第二個三體系統,支持重力塌縮形成理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7 日 16:5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宇宙到處都有三合星,比如距離地球的南門二系統便由三顆恆星組成,而最近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古柏帶可能也不例外的充滿三體系統。根據 NA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數據,過去古柏帶已知的一對雙小行星系統實際很可能是三胞胎。 繼續閱讀..
鳥神星的神祕紅外線輻射:熱點還是塵埃環?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1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研究太陽系外圍矮行星鳥神星時,發現驚人現象。以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和其他天文望遠鏡數據,發現鳥神星在中紅外線波段(MIR)發出過量輻射,無法以太陽光加熱表面說法解釋。 繼續閱讀..
如果第九行星有衛星,會幫忙我們找到它嗎?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2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第九行星仍難以捉摸,外太陽系這潛在超級地球只是假設,因那裡似乎有引力影響幾個古柏帶天體(KBO)進入不尋常軌道。儘管有幾種假設和大量觀測搜索,但尚未找到第九行星。 繼續閱讀..
意想不到的位置,矮行星 Quaoar 周圍發現環狀物質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13 日 8:33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大家都知道土星帶環的獨特壯麗景象,但科學家最近在外太陽系古柏帶一顆矮行星上,發現另一種新光環系統。 繼續閱讀..
重新計算第九行星軌道,建設中的薇拉·魯賓天文台將能發現它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31 日 14: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自 5 年前天文學家首次在太陽系引入第九行星概念後,科學界便一直在爭論這顆「看不見」的行星存在可信度,現在新研究重新確定了第九行星的軌道──如果它真的存在,總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高解析度的望遠鏡在這條路徑上發現。 繼續閱讀..
黑暗中還有什麼?科學家發現外太空有一半以上的光無法解釋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23 日 15:5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外太空到底有多黑?宇宙本身會發光嗎?當天文學家處理了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一些圖像後,卻發現宇宙中有一半以上的光來源無法解釋。 繼續閱讀..
太陽曾經是雙星系統嗎?遺失的伴星能解釋第九行星與歐特雲存在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21 日 17:0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太陽系最外圍有一圈稱為歐特雲的奇怪雲團,充滿冰冷原始物質,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模型能夠解釋歐特雲的存在。最近一篇新研究提出,假如太陽曾經有個雙胞胎,那麼歐特雲的形成、甚至第九行星的假設等問題便能解決。 繼續閱讀..
第九行星可能是葡萄柚大小的原初黑洞,科學家提新方法有跡可循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7 月 13 日 18:4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有關太陽系無法理解的異象,科學家提出是因為太陽系邊緣有「第九行星」作祟,然而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葡萄柚大小的微型黑洞。哈佛大學團隊最近開發一種新方法,可尋找外太陽系是否真的有黑洞,希望解開第九行星真面目。 繼續閱讀..
不是「第九行星」,新研究:隱藏在太陽系邊緣的神祕天體可能是微型黑洞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0 月 01 日 12: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太陽系邊緣,科學家信誓旦旦存在神祕的第九行星,其巨大引力可解釋太陽系邊緣種種異常軌道現象。然而現在一篇新研究表明,假想的第九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大爆炸後不久就存在的微型黑洞。 繼續閱讀..
哪個名字好?科學家邀大眾幫太陽系最大未命名天體取綽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1 日 16:23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位於太陽系離散盤內的 2007 OR10 小行星已發現 10 年有餘,擁有水冰,並且可能存在甲烷,具有研究價值,但它至今除一個單調的編號外還沒有名字。發現 2007 OR10 小行星的 3 名天文學家現在發起投票命名活動,希望大眾幫忙從 3 個候選的神祇名字中,選出小行星正式綽號。 繼續閱讀..
古柏帶的小天體數量比預期還少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SwRI)研究學者 Kelsi Singer 等人,分析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太空船於 2015 年飛掠冥王星時的觀測資料,意外發現冥王星最大衛星冥衛一(Charon)表面小型撞擊坑極少,間接證據顯示古柏帶(Kuiper Belt)中直徑約 91 公尺到 1.6 公里大小的小型古柏帶天體(Kuiper Belt object,KBO)非常稀少,比預期應有的數量還少很多。由於古柏帶天體是太陽系行星形成的部分「原料」,因此這項發現或許可幫助天文學家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問題,相關論文發表在《科學》(Science)期刊。 繼續閱讀..
日本天文學家靠兩台僅 28 公分的望遠鏡,發現古柏帶超小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29 日 18: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利用兩台你可以自行從網路購買到的 28 公分天文望遠鏡,日本天文學家發現了位於太陽系邊緣古柏帶中、大小僅 1.3 公里的天體。 繼續閱讀..
推翻第九行星假說?海外天體的奇怪軌道可用「聯合引力」解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22 日 18:3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第九行星是個強大而美麗的假設,能解釋某幾顆海王星外天體為何具有高離心率(狹長橢圓軌道),但科學家始終找不到第九行星,使其存在備受爭議。另一派天文學家認為我們不需要假設第九行星,最近便有新研究指出,海王星之外有個由大量小天體構成的大質量圓盤,引力聯合起來就能發揮影響力,導致部分海王星外天體出現不尋常軌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