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吸積盤

確認第二個已知的宇宙微中子來源:M77 星系黑洞吸積盤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4 日 15:2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微中子是像幽靈般的存在,這種粒子於太空前行時不易分心,只要科學家想方探測到它們,就能比其他粒子更容易追蹤出源頭。最近,冰立方微中子觀測站報告發現了迄今已知第 2 個宇宙微中子來源,來自 4,700 萬光年外 M77 星系的活躍區域。 繼續閱讀..

重元素從何而來?新生黑洞可能是宇宙黃金工廠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7 日 13:0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這幾年重力波事件偵測能力進步,我們已能證實金、銀、釷、鈾等重金屬來源之一是雙中子星合併。然而,又有研究指出雙中子星合併並不足以產生宇宙黃金量,表明還有其他黃金工廠存在,現在最新模擬結果表示,新生黑洞只要吸積盤條件正確,也能引發 R-過程產生黃金。 繼續閱讀..

不只圍繞恆星,先進文明能利用戴森球收集黑洞能量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28 日 17:18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如果宇宙中存在其他技術比地球還要先進的種族,則他們利用的能量可能遠超我們想像。物理學家弗里曼·戴森生前曾提出戴森球(Dyson sphere)這種包圍母恆星以提取恆星能量的巨大球形結構,現在清華大學團隊新研究進一步指出,高等外星文明可以將類似戴森球的結構放在黑洞周圍穩定軌道上,並利用類似太陽能電池板的物件收集 X 射線能量。 繼續閱讀..

證實廣義相對論扭曲空間的方式,首發現來自黑洞後方的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30 日 14:0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黑洞引力強大到光都無法逃脫,照理說我們觀察不到黑洞後面任何東西,然而黑洞引力扭曲周遭空間與磁場、彎曲光線這特性又使這種觀察成為可能。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了我們可以看到來自黑洞後面的光,直到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終於證實了這項預測。 繼續閱讀..

物理學家:只有一種方法可讓人類安全進入黑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05 日 16:0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想解開黑洞的謎團,人類應該冒險前往黑洞,但有個很大的問題,進入黑洞的人,無法向整個宇宙的任何人報告研究成果。雖然我們距離任何黑洞都非常遙遠,但黑洞可說是宇宙數量最多的天體之一,黑洞似乎是宇宙大爆炸到現在演化過程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就連現在的銀河系中心,也仍有一個約 400 萬倍太陽質量的超大黑洞。 繼續閱讀..

觀察強大潮汐破壞事件,黑洞把恆星拉成麵條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20 日 14:4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路過黑洞然後被扯碎的恆星很倒楣,但對天文學家來說卻是觀察黑洞動力學的珍貴機會。最近英國伯明翰大學天文學家 Matt Nicholl 團隊觀察了 AT2019qiz 潮汐破壞事件,看見黑洞的強大引力將恆星拉成細薄的麵條物質,當這些物質被吸入黑洞吸積盤時,導致黑洞釋出極度明亮的能量。 繼續閱讀..

黑洞周圍應有新型行星「blanet」,可成長至地球質量 3,000 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6 日 18: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黑洞似乎很可怕,周遭天體太過靠近就只有體無完膚的下場,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去年有一組天文學家團隊發現,每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都有個安全區,數千顆行星在其中遨遊,現在日本鹿兒島大學天文學家 Keiichi Wada 團隊為這些特殊「黑洞行星」命名了,稱為「blanet」。 繼續閱讀..

銀河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忽覺醒,發出史無前例的亮光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15 日 14:5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向來低調做人,多數時間都在沉默睡覺,然而就在今年 5 月,天文學家從紅外光譜發現黑洞亮度於短短 2 小時內超過正常值 75 倍。天文學家不確定為何它忽然爆出亮光,推測罪魁禍首可能是經過黑洞附近的兩個物體。 繼續閱讀..

用新方法找出銀河系上億個黑洞,離地球最近者可能不到 3,300 光年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05 日 18:57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我們知道銀河系有上千億顆恆星、行星,但銀河系裡可能有多少個黑洞?日本東京大學的 2 名天文學家指出,事實上可能多達 1 億個,只是我們沒有證據。現在他們提出搜索這些迷失黑洞的新線索:同步輻射,如果理論正確,那麼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可能不到 3,300 光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