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 3 月 23 日,俄羅斯和平號太空站運行 15 年之後墜落,殘骸落於南太平洋;2011 年 3 月 4 日,美國地球觀測衛星 Glory 發射升空後,發生運載火箭故障,墜入南太平洋;2018 年 4 月 2 日,中國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落入南太平洋;2021 年 12 月 27 日,俄羅斯 Angara-A5 重型火箭發射測試失敗,火箭殘骸落入南太平洋海域。
Tag Archives: 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墳場,世界最偏遠地區尼莫點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07 日 12:15 | 分類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衛星、火箭等太空設備當退役後返回地球,無法完全燃燒的大碎片過去 40 年來都是降落在距離紐西蘭海岸 5 千公里、離南極洲以北近 3 千公里,稱為尼莫點 (Point Nemo) 的地方,這是科學家算出的世界最偏遠地點,也是太空垃圾墳場。國際太空站準備 2030 年退役,到時也會墜落地球,落在這位置。 繼續閱讀..
測試新型助推器未成功,俄羅斯火箭廢棄物已墜入大氣層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7 日 12:48 | 分類 航太科技 |
去年 12 月 27 日,俄羅斯發射了一枚安加拉 A5 型號(Angara-A5)火箭,目的是測試新型 Persei 助推器,結果失敗了。美國太空軍第 18 太空控制中隊證實,Persei 助推器已於美東時間 1 月 5 日下午 4 時 8 分在太平洋上空重新進入大氣層燃燒殆盡,該火箭重約 4 噸,可能有些許碎片會掉落地面,但不多。 繼續閱讀..
韋伯望遠鏡聖誕節升空!克服預算+改名爭議,「哈伯傳人」進入關鍵 30 天 |
作者 地球圖輯隊|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2 日 0:00 | 分類 航太科技 |
身為哈伯望遠鏡傳人,韋伯望遠鏡總算在聖誕夜克服各種難關進入太空。不過這只是一連串挑戰的起點,接下來將進入「關鍵30天」,一丁點失誤都將讓這架造價昂貴的望遠鏡,成為史上最貴的太空垃圾。 繼續閱讀..
中國衛星 3 月在軌道無故毀損,事後調查發現是被太空垃圾重擊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8 月 18 日 16:27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今年 3 月,美國太空部隊第 18 太空控制中隊(SPCS)發現中國衛星「雲海一號 02 星」在軌道解體,共計裂成 21 個碎片,原因不明。現在根據哈佛天體物理學家 Jonathan McDowell 調查結果,發現這顆衛星毀於太空垃圾重擊。可惜它升空還不到 2 年。 繼續閱讀..
馬斯克新想法:用 SpaceX 星際太空船收集太空垃圾 |
作者 品玩|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8 日 7:4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正在研發的星際太空船可在太空來回飛行,「用移動的整流門粉碎垃圾」。
無所遁形,新雷達技術可偵測躲在牆後的人 |
作者 Alan Chen|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30 日 17:16 | 分類 尖端科技 , 軍事科技 |
無線電偵測和定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RADAR)技術,自從 1917 年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發展出基本原理後,便一直沿用至今,但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近期研發出新雷達技術,有能力偵測極音速飛彈、太空垃圾甚至牆後面的人。
國際太空站機械手臂遭太空垃圾撞擊,幸好沒事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2 日 8:45 | 分類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
一小塊太空垃圾撞到國際太空站的機械手臂 Canadarm2,但近期操作顯示應該不受影響。 繼續閱讀..
化繁為簡,日本團隊想開發木製衛星減少太空垃圾製造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06 日 9:07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隨著小型衛星市場蓬勃發展,地球軌道上殘留的太空碎屑也越來越多,雖然這些殘骸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會燃燒,但同時也會產生微小的氧化鋁顆粒。為了讓衛星回收更加環保,日本團隊正在研發一種不需任何螺帽和螺絲的木製衛星,除了減少金屬垃圾量,木製燃燒也不會向大氣釋放有害物質。 繼續閱讀..
兩枚巨大太空垃圾驚險擦身而過,如碰撞爆炸能量相當 14 噸 TNT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19 日 14:4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堆積在地球低地軌道上,相撞機率逐年提升,而近日,一枚廢棄的蘇聯衛星與廢棄的中國火箭驚險萬分的擦身而過,假如它們未錯開而是直接相撞,將產生 14 噸 TNT 爆炸威力,且四散的碎片將在未來幾年危害在軌運行中的衛星。 繼續閱讀..
地球又抓到一顆迷你月亮,還是……1960 年代發射的火箭垃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24 日 19:3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地球引力偶爾會捕捉一些小天體進入地球軌道繞旋,短暫成為地球的「迷你月亮」,之後在某個時間重新被拋回太空。最近,又有顆天體被地球引力捕捉進入軌道,命名為 2020 SO,但一些科學家提醒,先緩緩,不要亂認親──該物體實際上可能是人類於 1960 年代發射的火箭助推器,現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而已,人造垃圾太多,這已經不是我們第一次誤會垃圾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