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失智症

抗愛滋藥物可望預防失智症?美國研究揭示驚人關聯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31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抑制愛滋病毒(HIV)的藥物,竟可能成為預防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新希望!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最新研究,簡稱 NRTI(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的抗 HIV 藥物,竟與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有關。團隊發現,長期使用這類藥物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每年下降達 13%,論文本月刊登於《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 繼續閱讀..

吃垃圾食物等於吃進塑膠微粒,研究:導致憂鬱症、失智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1 日 10:04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雙薪家庭三餐要求快速便利,外食比例增加,攝取超加工食品的機會也更多。現在超加工食品占一個人能量攝取過半,這些食品的微塑膠濃度明顯高於全食品。科學家發現,塑膠微粒可繞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可能就是導致大腦病變的原因,人們攝取愈多垃圾食物,風險隨之增加。 繼續閱讀..

阿茲海默症兩大新藥僅 15% 適用!博太生醫植物藥推進二期後段試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4 日 11:3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百健及禮來兩大阿茲海默症新藥陸續取得台灣食藥署藥證,但初估藥費至少 150 萬,並僅 15% 患者適用,博太生醫董事長徐宜生表示,目前正積極開發全球唯一失智症植物新藥,並已完成美國 FDA 核准的臨床二期(IIa)試驗,正積極推進至二期後段(IIb)試驗。

繼續閱讀..

從小被餵食塑膠,海鳥大腦出現失智症特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7 日 11:56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 自然科學

身體裡有塑膠會怎樣?目前研究還在起步階段,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察身體器官受到塑膠入侵後會出現的健康反應,但一項新研究從海鳥大腦中發現,吞食塑膠長大的幼鳥,已經出現「類似阿茲海默症」的大腦損傷與多種器官功能喪失的特徵,證實塑膠在生物體內積聚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繼續閱讀..

關係大腦白質完整性!陽明交大證實改善空氣污染延緩失智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25 日 10:07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空氣污染與肺癌密切相關,近年研究更發現可能影響大腦健康,甚至增加失智風險,陽明交大針對台灣社區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改善空氣品質與老年人注意力提升及大腦白質完整性密切相關,替空氣污染與腦部健康之間的潛在機制提供重要線索。

繼續閱讀..

常見安眠藥可能影響大腦清理機制,長期服用或有疑慮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6 日 15: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近日發表於《細胞》(Cell)期刊的新研究揭示睡眠對大腦健康的重要性,同時也對常見安眠藥物提出警告。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學家 Maiken Nedergaard 與團隊發現,廣泛使用的安眠藥可能干擾大腦睡眠時的關鍵清理作業。 繼續閱讀..

腸道感染特定病毒,恐加速罹患阿茲海默症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07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美國最近發現,常見病毒「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HCMV),可能是導致某些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推手。此病毒感染人類後潛伏於腸道,並藉迷走神經侵入大腦傷害神經組織。辨識病毒引起的阿茲海默症病患,可望以抗病毒藥物協助治療。論文 12 月登於《阿茲海默暨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期刊。 繼續閱讀..

英國警方測試新技術防走失,向失智症患者發送藍牙追蹤手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4 日 0:00 | 分類 3C周邊 , 醫療科技

為了協助患有失智症人士的家庭,減少患者走失等情況,英國艾文與薩默塞特警隊正在測試新方法,向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免費派發內建藍牙追蹤器的手環,運用高科技去保障患者安全。失智症又被稱為老人癡呆症,是一種無法治癒的疾病,患者通常會喪失記憶或出現意識混亂的情況。 繼續閱讀..

大腦老化新發現,睡眠影響與三個衰老時間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2 月 10 日 11:06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現代人失眠是常態,也都嘗過睡眠不足隔天腦袋當機的感覺,一項新研究發現,缺乏睡眠的確很傷腦,只要一晚不睡覺,大腦就會瞬間衰老兩歲。科學家也發現大腦老化的三個重要時間點,證明老化並非線性過程,讓科學家對人類老化進程有新的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