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耗熱量及避免肥胖,此外肌肉還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運動對肌肉的鍛鍊會間接影響全身上下各個器官,肌肉鍛鍊得愈強健,內分泌及新陳代謝就會愈平衡,身體因此變得更加健康。 繼續閱讀..
肌肉除具運動功能也是內分泌器官,激素影響廣泛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1 年 02 月 28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哪種情緒更能預測失智症?研究:冷漠而非憂鬱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8 月 09 日 0: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新研究顯示,對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冷漠(apathy)是失智症早期警訊之一,而不是憂鬱(depression)。 繼續閱讀..
大腦耗損太大,長期負面思考易罹患阿茲海默症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09 日 14:54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負面思考不但有害心理健康,最新研究發現生活中重複性的負面思考還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甚至增加阿茲海默症的罹患機率。 繼續閱讀..
為什麼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女性超過男性?一切都是基因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0 日 9:13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為什麼失智症患者多半是女性?這個還是至今未解的謎團,不過根據最近在美國洛杉磯「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發表的兩項新研究,已經有人發現與失智症有關的性別特定基因,也找出女性腦中 Tau 蛋白傳播的不同之處。
牙周病若疏於治療,失智、癌症的機率都會增加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0 日 0: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口腔疾病影響全球一半(將近 40 億)人口,而嚴重牙周病亦為非常普遍的疾病。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是牙齦周邊大量病菌繁殖積聚,引起牙周組織發炎,輕微時僅牙齦邊緣發炎、牙齦萎縮、牙根外露,病情惡化時病菌生長會深及牙根,牙齒會因失去支撐而鬆動、移位,最後甚至脫落。 繼續閱讀..
研究發現新型失智症,過去常誤診為阿茲海默症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05 月 02 日 13: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最新研究發現,數以百萬計高齡長者可能是罹患一種新型失智症,而被誤診為阿茲海默症。專家表示,這可能是過去 5 年來最重大的失智症研究發現,有助於找出治療方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