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心血管疾病

週末運動就足夠,研究:每週一天走 8 千步就可大幅降低死亡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9 日 11:36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規律運動對健康有很大好處,無法進行高強度運動,至少每天步行也可以,但上班族多半只能在週末運動,運動量似乎永遠跟不上健康指南要求。最近刊登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發現,不需要天天運動,只要週末 1~2 天每天走 8,000 步,對健康的幫助幾乎與每天運動的人一樣好。  繼續閱讀..

殺死人的不是壓力,研究:是負面思考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28 日 11:18 | 分類 生物科技

一般人遇到壓力,會出現心跳加快、血管收縮等生理反應,長期壓力有害心血管健康,現代人許多莫名的病兆都是壓力太大造成。但一項研究發現,壓力也可以帶來如感覺快樂和鼓起勇氣時產生的正面生理反應,反而能有益健康,關鍵就在於你如何看待壓力。 繼續閱讀..

腎臟是氣候晴雨表,專家估未來腎結石患者將大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09 日 12:33 | 分類 環境科學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熱浪對健康的影響不只中暑、增加心血管疾病與代謝風險,科學家表示,腎臟是氣候晴雨表,現在台灣腎結石患者約十分之一,美國與以色列等國家也差不多,隨著夏天愈來愈熱,濕度愈來愈高,腎結石與脫水造成的腎損傷患者也會愈來愈多。 繼續閱讀..

都是無症狀不要怕?瑞典研究:輕症患者數月內仍有血栓風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8 日 11:47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新冠病毒 (COVID-19) 演變至今似乎愈來愈弱,大多數患者都是輕度感染,全世界多國決定與病毒共存,但人類對這種病毒仍然太陌生,似乎還不能太大意。瑞典研究發現,即使是輕症 COVID-19,幾個月內發生嚴重出血或可能致命的血栓風險仍然非常高。 繼續閱讀..

含鉛汽油後遺症影響一代人,導致美國半數人智商降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14 日 12:12 | 分類 環境科學 , 醫療科技

1920 年前汽油不含鉛,那時地球大氣鉛含量也微不足道,美國 1923 年開始使用含鉛汽油,1996 年才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直到去年,世界最後一個使用含鉛汽油的國家阿爾及利亞才宣布全面禁止含鉛汽油,70 年來這種有毒物質已造成人類永久傷害。一項研究發現,現在美國超過 1.7 億人受當年鉛污染殘害,導致智商降低,大腦更快老化。 繼續閱讀..

長庚、榮總到台大都擁抱 AI,不只急診救命更能找出心臟危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5 日 9: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心電圖影像透過 AI 模型分析,不用 1 秒鐘,你我未來 1~3 年、5 年,甚至 10 年內,因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數字一一現形。這不是虛擬世界的未來想像,而是林口長庚醫院最快於 2022 年第一季全院落地的超有感人工智慧應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