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通縮

最終引起通縮,Raoul Pal:AI 影響更甚中國加入 WHO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20 日 13:59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國際金融

當科技業今年黯淡無光,突然間 AI 如救世主降臨。美國人工智慧公司今年來股價大漲好幾倍,如 C3.ai SoundHound AI 今年都漲超過 120%,有些公司甚至漲幅達好幾倍。但人工智慧發展仍在初期階段,許多公司規模較小,高盛前執行長 Raoul Pal 認為人工智慧影響巨大,但目前投資局勢已形成有史以來最大泡沫。 繼續閱讀..

童子賢樂觀看明年,估缺料還需兩年才有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16 日 8:59 | 分類 財經 , 零組件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15 日表示,目前看來,新型 Omicron 病毒傳染力強、但致死率不高,對明(2022)年經濟干擾有限;目前亦沒有看見通膨影響電子業景氣的訊號,而隨著疫情可望趨緩、網路經濟以外的領域逐步恢復正常,他對明年景氣抱持樂觀態度,預期明年景氣有機會比今年與去年都好;至於缺料問題,他則預期半導體零組件缺料還需要兩年才能解決。

繼續閱讀..

通縮留在人們思維中!日銀:即便疫情趨緩仍續寬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9 日 9:1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在歐美央行因憂心通膨而開始探尋縮小貨幣寬鬆的當下,日本則因物價持續低迷,因此將持續進行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日本央行(日銀,BOJ)總裁黑田東彥表示,因通縮影響仍停留在人們思維中,因此即便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趨緩,仍將持續維持寬鬆姿態不變。

繼續閱讀..

伍德反駁通膨論:原物料恐回跌,通縮風險有利成長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24 日 14:3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 金融政策

全球央行大舉印鈔、實施財政刺激政策提振備受疫情打擊的經濟,促使原物料價格飆升,通膨預期水漲船高。然而方舟投資(ARK Investment Management)明星總裁凱薩琳伍德(Cathie Wood)的看法與他人相反,認定經濟接下來恐面臨通縮疑慮而非通膨,有利成長股。 繼續閱讀..

沒分到安倍經濟學的好處,日本消費者搶便宜度日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8 月 25 日 19:33 | 分類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 財經

安倍經濟學上路 3 年多,原先希望透過大膽的寬鬆政策,促成日圓走軟、提振出口與企業收益,讓日本擺脫通貨緊縮以及長年的經濟增長停滯,但路透社的分析指出,3 年的時間過去了,隨著家庭的可支配所得凍漲,日本消費者開始搶便宜度日。 繼續閱讀..

對抗市場波動與戰略意義,中國大動作增加黃金儲備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8 月 05 日 12:5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財經

中國與俄國是全球黃金產量第一與第三大國家,黃金儲量為全球第六與第七大,其黃金儲量雖然不及工業國家,但很快就會趕上,大概再 6 年就會取代法國與義大利的位置。至於中國與俄國建立黃金儲量的原因是什麼,MarketWatch 認為主要是擺脫對美元的依賴,以及現在歐元收益率太低所致。 繼續閱讀..

黑田、德拉吉再掀貨幣戰!專家批負利率根本無用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30 日 13:30 | 分類 財經

日本央行(BOJ)總裁黑田東彥 29 日首度祭出負利率、在全球投下震撼彈,與瑞士、瑞典和德國(及其他歐元區)一同加入負利率俱樂部。市場不少人士解讀,日本央行等於是向歐洲宣戰,最新一輪的全球貨幣戰一觸即發。另外,負利率效用相當有限、甚至可能產生投資人錢藏床底的反效果,突顯大印鈔票仍無法趕走通縮,各國央行已黔驢技窮的困境。 繼續閱讀..

全球核心通膨逼近新高,FED 真的就能安心升息了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25 日 19:55 | 分類 國際貿易 , 會員專區 , 財經

歐、美、日等國央行都致力打擊低通膨,歐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為了提振通膨率,21 日還暗示將祭出更多措施來刺激經濟。不過根據摩根大通(JPMorgan)的統計,全球的核心通膨率,已逼近 2000 年以來的高點,而美國核心 CPI 也創下近年新高,這是否會影響央行的貨幣決策,特別是美國聯準會 2016 年的升息步調?   繼續閱讀..

【10/15 財經早匯】入 TPP 農業受創、陸通縮危機升高 恐再雙降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0 月 15 日 9:49 | 分類 即時新聞 , 財經

入 TPP 製造業受惠 農業受創

國民黨籍立委李貴敏昨(14)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質詢時,引用經濟部「推動我國加入 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之影響評估報告」指出,我加入 TPP 後,農產及其加工業產值將減少 19.68 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 640 億元),就業人數會大減 1.6 萬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