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通貨膨脹

與關稅無關的產品也漲價,企業還趁機大裁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0:54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財經

美國對進口產品課徵高關稅,企業不可能全部承擔,勢必會影響到零售定價,但沒想到,過去一個月,企業不只提高受關稅影響產品的價格,連與關稅無關的產品也漲價,專家分析,這是商人利用關稅不可預測的不確定性來漲價,未來通膨將再起。 繼續閱讀..

降低各項支出,美國家庭正在增加應急儲蓄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4 日 12:49 | 分類 理財 , 財經

疫情後報復式消費情緒消退,生活費用高漲,人們對未來感到越來越不確定。美國折扣商店報告美國中高收入族群客戶增加,全球最大罐頭湯生產商最新財報也反應,美國人在家做飯人數堪比疫情期間。專家分析,許多美國人正在進行低消費挑戰,例如在家做飯,減少外出就餐、更換無線運營商和減少訂閱,目的是想要存更多錢。 繼續閱讀..

第二份收入成必要,美國高薪副業排行榜一次看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9 日 11:3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通膨時代,許多人都需要增加額外收入,投資不一定賺錢,靠自己的本事比較穩當,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專才,可以在名片上安插許多頭銜。專家表示,許多副業其實不需要高度技能,只需要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熟悉的技能就可以,且有些這類無經驗工作的時薪還很高。 繼續閱讀..

唱反調的聯儲行長:Beth Hammack 的通膨觀點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06 日 8:10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克利夫蘭聯儲行長 Beth Hammack 在 12 月的會議中發表不同的意見,對降息決定表示反對,強調「通貨膨脹仍然是一個未解的難題」,並主張應耐心觀察經濟狀況。這位曾在高盛工作的市場專家指出,政策調整不應僅依賴市場預期,而應結合理論與實務。她的觀點為抗擊通貨膨脹的策略注入新的活力,也引發人們對於利率博弈結果的好奇。Hammack 強調,政策應以數據為依據,而非市場情緒。

繼續閱讀..

低收入者支出晴雨表,麥當勞銷售額連兩季衰退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30 日 13:22 | 分類 國際金融 , 財經

美國通膨危機的頭幾年,麥當勞和可口可樂等業者都信心十足,稱消費者對價格持續上漲反應良好,願意為自己喜歡的食物花更多錢。但去年形勢開始轉變,食品通膨最終仍然改變消費習慣,且趨勢已定,麥當勞全球銷售額連續第二季下降,美國之外的市場下降最多。 繼續閱讀..

中產階級口袋薄了,買新車、學才藝、旅行成付不起的開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30 日 12:12 | 分類 國際觀察 , 理財

從生活必需品到外出吃飯和旅行,這幾年各種商品和服務價格都同時大漲,雖然物價上漲速度在降溫,但仍然持續在上漲。當前的經濟正在改變每個人的長期計畫,專家表示,到明年,中產階級可能會發現越來越難以跟上不斷增長的支出。 繼續閱讀..

疫後經濟更慘,調查:去年韓國百萬家小企業倒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6 日 12:14 | 分類 公司治理 , 財經

韓國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勉強倖存的個體經營者,現在面臨更加嚴峻的現實。在債務飆升、高通膨導致閉店成本增加,以及無法獲得進一步財務支持情況下,導致韓國去年近一百萬小企業倒閉,遠超過疫情期間,沒倒閉的企業很多成為殭屍企業。專家表示,即使年底可能降息加上經濟回溫,這些個人企業收入也無法支撐負債,小企業瘟疫只會繼續蔓延。 繼續閱讀..

這一刻終於來了,研究:美國家庭超額儲蓄 3 月正式花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08 日 14:05 | 分類 財經 , 金融政策

疫情期間美國政府大灑錢,加上防疫期間減少外出消費,美國人在疫情期間存了相當多的錢,總價值高達 2.1 兆美元,這筆錢讓所有人可以無視利率上升,物價高漲,疫情後兩年繼續花錢,支撐美國經濟保持強勁。但這筆額外的支出今年 3 月終於用完,零售商開始緊張,經濟學家開始下調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 繼續閱讀..

油價不怕紅海危機,未來更怕供應過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9 日 11:08 | 分類 國際貿易

全球原油出口的一成,以及汽油和柴油等石油產品出口的 15%,通常會經過紅海,紅海危機愈演愈烈,自從美國開始領導「繁榮衛士行動」以確保重要的全球航運通道安全以來,石油從中東運往亞洲的油輪成本已上漲 182%, 但是油價與天然氣價格卻不受影響,在需求疲軟下,未來石油可能會進一步供應過剩。 繼續閱讀..

拜登經濟學失效?媒體街訪:找不到一個對經濟感覺良好的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6 日 14:19 | 分類 國際觀察

雖然美國經濟好翻天,去年第四季 GDP 年增率超過 3%,愈來愈多人預期,拜登經濟學可能仍然不敵今年可能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川普,原因就是大部分人有被剝奪的感受。美國媒體直接在一家雜貨店之外採訪民眾,苦稱「找不到任何對經濟感覺良好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