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揭示了多黏菌素(polymyxins)如何打破致命細菌的防護層,這些抗生素被視為最後的防線。
致命細菌會「冬眠」逃過抗生素?科學家受啟發:在治療前喚醒細菌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4: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致命細菌會「冬眠」逃過抗生素?科學家受啟發:在治療前喚醒細菌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1 日 14: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研究人員揭示了多黏菌素(polymyxins)如何打破致命細菌的防護層,這些抗生素被視為最後的防線。
攻克基因編輯安全難題,MIT 革新技術讓 DNA 修復精準度大幅提升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10 日 9: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科學家破除迷思,運動者每日心跳次數比久坐不動者少逾 1 萬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 日 16:11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沒有太多動作心臟不會激烈跳動,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每日心跳總次數應該比常運動的人少?事實完全相反,澳洲一項突破性研究表明,身體更健康者每日心跳總次數其實比久坐不動者還少。 繼續閱讀..
比共用針頭更致命!「藍牙輸血」惡習蔓延,斐濟 HIV 感染率十年激增 13 倍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9 日 10: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一種名為「藍牙輸血」(bluetoothing)的危險趨勢,正在引發 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率的驚人上升。
2025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用 AI 助攻產業大升級,三大主題上千項創新技術大集結 |
作者 TechNews|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8 日 13:21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淨零減碳 | edit |
一年一度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數發部、國發會及中研院等 11 大政府部會共同舉辦的「TIE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於 2025 年 10 月 16 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本屆博覽會以「AI 跨域創新 智慧驅動未來」為策展主軸,在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與智慧永續館等三大主題館中展示台灣五大信賴產業最新的研發與應用,並包含運動科技以及 AI 落地百工百業的成果。
微軟揭「生物零日漏洞」,AI 設計有害蛋白質可逃避 DNA 安全篩查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7 日 11: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3 日,微軟領導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並修補了一個稱做「生物零日漏洞」的安全問題,該漏洞允許 AI 設計的有害蛋白質逃避現有 DNA 序列篩查系統的檢測。研究利用 72 種已知危險蛋白質(例如蓖麻毒蛋白),生成超過 7 萬種 AI 設計的變體,並將這些變體放入 4 種主流生物安全篩查系統中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漏檢率高達 30%-70%,顯示現行生物安全程序面臨重大風險。 繼續閱讀..
看不見的守護者,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心理健康與衰老過程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05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在當今的健康研究中,腸道微生物群的角色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最新的研究,腸道微生物群不僅影響新陳代謝,還與大腦健康和衰老過程密切相關。這些微生物的數量驚人,超過 30 兆,與人體細胞數量相當,並在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形成生態系統,尤其是在腸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