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慘跌!專家:堅持自製恐令產品落後業界 4 年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1 月 25 日 10:30 | 分類 晶圓 , 晶片 , 處理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英特爾慘跌!專家:堅持自製恐令產品落後業界 4 年


英特爾(Intel Corp.)在市場擔憂公司恐怕得花好幾年以及大筆資金才能扭轉製造劣勢的影響下,22 日股價慘跌逾 9%。

即將接任英特爾執行長的 Pat Gelsinger 21 日在財報電話會議透露,委外代工比例應會增加,但 2023 年公司多數產品仍會透過旗下廠房製造。

Gelsinger 強調,重振英特爾的領導地位,是他多次婉拒邀請後決定重返公司的關鍵。他說,「這是國家資產,英特爾必須為整個科技產業及美國的科技地位保持穩健狀態。」另一方面,英特爾現任執行長 Bob Swan 則在同天透露,工程師基本上已解決 7 奈米製程技術的良率問題。

英特爾 22 日終場重挫 9.29% 收 56.66 美元,創 1 月 12 日以來收盤新低,為自 2020 年 10 月 23 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英特爾當日的跌幅居費城半導體指數 30 支成分股之冠,在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所有成分股跌幅則僅次於 IBM。

先前有部分投資人鼓吹英特爾將產能外包給台積電或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Gelsinger 的說法讓他們大失所望。Barron’s、路透社等外電報導,Jefferies LLC 分析師 Mark Lipacis 指出,追趕對手是個漫長的旅途,美國半導體製造的十字軍東征,恐怕並非一蹴可幾。

Lipacis 並表示,英特爾說會繼續自製晶片,聽來像是坦承尚未導入次世代技術。英特爾高層先前曾向投資人揭露,次世代處理器預計 2022 年底出貨。如今聲稱 2023 年將自製晶片,似乎暗示產品會再度延遲。

雖然美國企業依舊能設計出全球最先進的晶片,卻得靠台積電製造晶片。英特爾是少數幾家依舊自行生產先進晶片的業者,其中許多皆產自美國。執行或設計政府加密通訊、核能電廠、軍用設備及銀行系統的電腦,都是由這些元件支援。

去年美國兩黨合推了一項法案,擬提供 500 億美元,獎勵企業回美製造。然而,這跟晶圓代工巨擘的資本支出相比,根本小巫見大巫。台積電 1 月稍早宣布,今年規劃新廠、設備的資本支出,最多可達 280 億美元。

Raymond James 分析師 Chris Caso 警告,即便英特爾成功推出 7 奈米製程,卻依舊落後台積電一個世代。「我們不認為,在電晶體技術並未取得領先的情況下,英特爾能推出引領市場潮流的產品,歷史已是最好證明。這會讓英特爾產品繼續落後業界 4 年之久。」

RBC Capital Markets 分析師 Mitch Steves 直指,雖然第 4 季展望看來不錯,英特爾延到今年稍晚才會說明製造策略,讓該證券難以將這檔股票推薦給投資人。他重申英特爾的投資評等為「賣出」。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英特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