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育不是追求理想,調查:年輕人其實希望擁有大家庭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05 日 11:21 | 分類 人力資源 , 生物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不生育不是追求理想,調查:年輕人其實希望擁有大家庭


全世界出生率都在下降,南韓生育率從 2021 年的 0.81 降至去年 0.78,今年以來下滑趨勢更嚴重,4~6 月這季跌至 0.70。台灣低出生率也不遑多讓,美國生育率也只有 1.66,不到人口替代率。年輕人不生原因有很多解釋,多半傾向打破傳統家庭觀念,自由選擇其他人生模式,但數據發現,年輕人不生或生得少,其實是被迫接受。

現代人有選擇的自由,幾十年來家庭與婚姻也不再是僵固的人生必備,但有一件事幾十年來價值觀都沒有什麼改變,但結果卻天差地遠,就是一個理想家庭的孩子數量。一項美國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仍然堅持兩到三個孩子,且表示想要三個以上孩子的人愈來愈多。

芝加哥大學對美國人社會觀點調查 50 多年發現,1990 年代中期,約三分之一美國人表示理想家庭孩子應有三個以上,後來比例逐漸上升,疫情後短暫下降,但 2022 年再次反彈至 44%,且男人和女人意見相同,代表生幾個孩子其實男女有相當共識。

但現實是美國人生孩子愈來愈少,專家分析,這種理想與現實差距的原因反應的是人們還是想要有大家庭,但沒有條件支持。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人口統計學家表示,理想家庭孩子數一直保持相對較高,很少有人說沒有孩子最理想,除了氣候極端主義者,但這種人很少。

▲ 過去 50 年 OECD 國家生育率都在快速下降。(Source:OECD)

幾十年來美國年輕人想要幾個孩子的理想值一直沒有變,但為什麼不生或生得少,許多少子化原因都指向高學歷女性想追求自我成就,不願意生孩子,但其實真正癥結在年輕人認為沒有多生孩子的條件。

現在人比幾十年前更擔心未來,許多年輕人對是否有能力實現認為生孩子必需的事情感到不確定,包括好工作、穩定關係,以及安全負擔得起的住房與生活各項需要。現在年輕人高強度育兒標準,從小就學習各種才藝,體驗多樣化生活,就是為了讓孩子將來為不確定的世界做好準備,又進一步增加養孩子成本。

過去三年疫情學校轉向線上學習,許多職業媽媽損失收入甚至失業,這種缺乏育兒支持的經驗,不穩定感更高。對許多父母和未來父母而言,無論理想家庭規模如何,生一個孩子或再生一個孩子的最佳時機可能越來越遙不可及。

這項調查只是反應年輕人不是不願意生,生活一切都好的條件下,多數人理想仍是擁有大家庭,因此現代人不生孩子或生得少,不是因為自己選擇,而是被迫的。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