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核爆對小行星的影響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6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核能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科學家揭示核爆對小行星的影響


一般認為核彈能完全摧毀較小小行星,但較大小行星只能炸成碎片,碎片仍會威脅到地球,甚至可能使事態更糟。但對付小行星用到核彈真是個壞主意嗎?如果有正確技術,核彈可以用來偏轉小行星。

▲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開發建模工具,顯示一顆近地小行星表面附近引爆核裝置後分解過程。(Source:Mary Burkey)

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LNL)研究員創造建模工具,模擬小行星表面上方引爆核裝置時可能會有的情況,有助提高核爆輻射如何與小行星表面相互作用的理解。爆炸技術稱為核燒蝕(nuclear ablation),輻射會蒸發小行星部分表面,並產生爆炸推力和改變速度。

LLNL研究員Mary Burkey提到,如果有足夠預警時間,可發射核裝置到數百萬公里外的正對地球小行星,然後引爆裝置,讓小行星偏轉方向,不但保持完整度,還有可控推力使它遠離地球;或破壞小行星分解成快速移動的碎片,使之離開地球。

多虧「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任務,科學家已了解如何讓危險的小行星改變軌道。DART任務是將撞擊器撞向小行星,以改變軌道。新模型稱為X射線能量沉積模型(X-ray energy deposition model),建立DART獲得的見解,同時探索核燒蝕如何成為撞擊的可行替代方案。

LLNL行星防禦專案負責人Megan Bruck Syal表示,雖然人一生發生大規模小行星撞擊的可能性很低,但潛在後果是毀滅性的。論文發表於《行星科學期刊》。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