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位知名作家聯合對 OpenAI 及主要投資者微軟提出集體訴訟,指控 ChatGPT 未經授權使用小說訓練,並產生與原著極相似的內容,涉嫌侵犯著作權。
為什麼 ChatGPT 為《權力遊戲》寫續集,成為法官讓喬治‧馬丁控告 OpenAI 的理由?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09 日 15: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ChatGPT , OpenAI |
資深譯者與數位行銷顧問,專長是投放廣告與社群經營,十多年數位內容、遊戲、書本翻譯資歷,也會寫歐美文學譯介、科技或產業評論,關注網路、數位內容、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同時也會評析科技分析,邁入中年。 志願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解構中國「對標」戰略:小米為何連型號都要學 iPhone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7:50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iPhone , 中國觀察 | edit |
2025 年秋季,全球科技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年度對決。然而,這一次引爆話題的,並非是什麼突破性技術,而是一個簡單的數字遊戲──中國科技巨頭小米,出人意料地將旗艦手機系列從「15」直接跳到「17」,與蘋果今年 iPhone 17 形成正面對決態勢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解釋是:小米 17 系列升級「不只一代進步,而是跳躍式進步」,因此選擇跳代命名。然而,小米創辦人雷軍早公開承認這是「對標」策略,是想將小米品牌形象與市場地位,攀附在全球公認的產業標竿 iPhone 上。
矽谷菁英的「中國情結」:當效率體制成為美國科技業新信仰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中國觀察 , 科技政策 | edit |
矽谷的科技菁英近來出現一種「中國情結」──在社群媒體、Podcast 訪談、產業簡報中,不少美國科技菁英大讚中國基礎建設的驚人速度、製造業的強大實力,以及中國新興人工智慧公司 DeepSeek 展現的創新能力。與此同時,他們反思美國老舊失修的基礎建設、繁複冗長的監管規定,以及一個「連螺絲釘、無人機乃至生產這些設備的機器都難以製造」的經濟體。這種對比讓矽谷從業者憂心美國正被中國超越,甚至引發一波要求效法中國的呼聲。
SEO 退位、GEO 登場:AI 搜尋改寫內容戰場,網路媒體怎麼活?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3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ChatGPT | edit |
人工智慧搜尋崛起,數位內容發掘模式面臨巨變──傳統搜尋引擎最佳化(SEO)時代走向衰退,變成引擎最佳化(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時代悄然到來。當我們在 ChatGPT 或 Google 的 AI 搜尋模式輸入問題並獲得直接答案時,背後其實是 AI 模型從網路蒐集大量相關內容、經過資料訓練與系統提示的理解後拼湊而成。 繼續閱讀..
只靠移除一行程式碼,Google 升起 AI 護城河還清理 SEO 的「長期幻覺」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Google | edit |
故事始於今年 9 月中旬,全球的網站流量因為網站搜尋曝光暴跌、平均排名卻上升的矛盾而陷入混亂、也引發全球 SEO 相關從業人員的討論,而這場風暴的中心,就是 Google 無預警地停用了「num=100」URL 參數,這個能一次性獲取 100 筆搜尋結果的非官方功能,是整個 SEO 數據產業賴以維生的基石。Google 此舉未經任何公告,卻直接衝擊了產業的運作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