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Dindo Lin

Dindo Lin

About Dindo Lin

資深譯者,有超過十年紙本與數位內容翻譯資歷,擅長電子文本、歐美文學譯介,關注網際網路與數位內容產業,為人果敢正直,是堂堂正正的好青年 (邁入中年中)。 志願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關稅戰讓可樂與珍奶面臨危機,川普打擊到美國人的「小確幸」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4 日 0: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 食品科技

全球經濟因川普第二任期的關稅戰而動盪不安,美國與多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如同風暴般席捲而來,對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嚴重影響。關稅風波目前雖暫緩,但不確定性仍籠罩市場,這些政策不僅衝擊了企業的供應鏈與利潤,更讓美國消費者小確幸,如珍珠奶茶與可樂這些日常飲品、面臨價格上漲與供應不穩的危機。這些飲品看似簡單,卻因其依賴全球化的原材料與生產鏈,而成為關稅戰下最直接的受害者。

繼續閱讀..

從抗拒到依賴:美國觀眾為何開始靠字幕「讀」影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數位內容 , 網路 , 電子娛樂

有個在美國賓州的麥克曼家庭,家裡到處都是電視機。傑森‧麥克曼表示:「我們家大概有 10 台電視。」而且還強調只要電視開著、字幕就一定開著。使用字幕這對於他們而言早已是日常,而他們並非特例。根據 CBS News 近期的一項調查,超過一半的美國觀眾看電視時會開啟字幕──其中 21% 為部分時間、而 34% 則始終都使用字幕觀看影片──美國的年輕族群尤其傾向如此。

繼續閱讀..

一人公司崛起:AI 讓你用一台筆電創業成為現實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2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人力資源 , 自動化

在矽谷創業傳奇中,車庫曾是無數科技巨頭的起點。蘋果、Google、亞馬遜等企業,當年都從一間狹小簡陋的車庫裡啟動了改變世界的夢想,如今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一人公司」這種極致精簡、靈活運作的創業模式,正以全新的形式讓車庫神話再度上演。 繼續閱讀..

無懼關稅戰火的美國公司:Netflix 超越預期持續成長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1 日 13:41 | 分類 數位內容 , 社群 , 網路

Netflix 2025 年首季財報再度交出亮眼成績──在第一季,Netflix 營收約 10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13%,淨利潤達 28.9 億美元,年增 24%。每股盈餘 6.61 美元也明顯超出華爾街預期的 5.71 美元。付費用戶數持續攀升,全球訂閱戶已突破 3 億大關。在訂閱成長和營收雙雙報捷下,Netflix 的營業利潤率提升至新高,達到超過 30% 的水準。財務數據顯示其核心串流業務動能強勁,成功克服了近年來市場對訂戶成長趨緩的疑慮。

繼續閱讀..

美媒盛讚〈刺客教條:暗影者〉熱銷打臉抵制者,但情況真是如此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1 日 9:00 | 分類 PlayStation , 遊戲主機 , 遊戲軟體

Circana 資深分析師 Mat Piscatella 在 BlueSky 公開指出,〈刺客教條:暗影者〉自 3 月 20 日上市後連三週蟬聯美國零售金額榜首,並在 2025 年度累計銷售僅次於〈魔物獵人:荒野〉,暫居今年第二名。對 Ubisoft 來說,這是從去年〈星際大戰:亡命之徒〉(Star Wars Outlaws)失敗導致 Q3 股價暴跌後,刺客教條這個招牌仍對玩家具有吸引力,原本〈刺客教條:暗影者〉遭受亞洲社群大規模抵制,但現在看來這個抵制的效用並沒有到達全面性作用──Circana 的「美元計價」統計排除了訂閱服務折扣干擾,顯示北美玩家以 69.99 美元正價購買的比例、遠高於 Ubisoft + 月費型態,為公司帶來較佳的毛利貢獻。

繼續閱讀..

Chrome 拆分未定,Google 搜尋卻正被 AI 侵蝕中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30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數位廣告

美國司法部近年對 Google 接連祭出兩起反壟斷訴訟,矛頭分別指向搜尋引擎與線上廣告業務,且均在法院獲得有利進展。首先,在搜尋引擎案中,聯邦法官 Amit Mehta 去年裁定 Google 利用其網路搜尋業務維持非法壟斷地位,違反美國反托拉斯法。該案近日進入補救措施討論階段,司法部提出多項可能的處置方案,包括迫使 Google 出售 Chrome 瀏覽器、終止與 Apple 獨家設定預設搜尋引擎的合約,以及剝離 Android 手機作業系統等。

繼續閱讀..

〈最後生還者 2〉影集引發創傷症候群:跨越五年的遊戲負評風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12:24 | 分類 數位內容 , 社群 , 網路

2020 年知名電玩續作〈最後生還者 Part 2〉鬧出大膽顛覆玩家期待的「喬爾夫球」事件,儘管遊戲性和製作品質還是獲媒體近乎滿分盛讚,但劇情安排令許多忠實粉絲難以接受,發售後評價口碑兩極。五年後 HBO 將備受爭議劇情忠實搬上螢幕,即使影集有調整敘事順序,想安撫玩家對不合理劇情的不耐,仍難逃相似命運:影集進展到遊戲爭議橋段時,各大社群平台依然冒出猛烈負評。

(以下文章有雷,請斟酌觀看)

繼續閱讀..

西班牙及葡萄牙突發罕見全國大規模停電,至少影響千萬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9 日 4: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4 月 28 日,西班牙及葡萄牙遭遇大規模停電事件,影響範圍幾乎遍及兩國全境,停電規模之大導致網路斷訊、交通號誌停擺,也有千萬人陷入黑暗之中。停電事件亦短暫波及法國南部地區,特別是巴斯克地區──此次事件被認為是歐洲近年來最嚴重的停電之一,也引發了網路社群大規模的陰謀論四起、從誇大停電規模到猜測停電原因等,也突顯了現代電網可能比想像中還脆弱。

繼續閱讀..

業界最強遊戲公司的下一步:任天堂 Switch 2 售前解析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8 日 8:10 | 分類 Nintendo Switch , Wii , 會員專區

2017 年,任天堂以 Nintendo Switch 重新定義了遊戲主機的玩法,憑藉「可攜帶又可家用」創新設計和業界最強遊戲公司的軟體實力,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任天堂憑藉獨特產品理念與強大的遊戲內容,始終占據一席之地。Switch 全球銷量突破 1.5 億台,遊戲總銷量更超過 13.5 億套,成為任天堂史上最成功平台。如今 Switch 2 即將登場,但業界巨頭選擇一條更穩健路線:更大螢幕、更強性能,卻少了幾分革命性冒險。Switch 2 能否延續前代輝煌,再次引領市場?

繼續閱讀..

當奢華遇上國界:川普新關稅與精品市場的心理寒冬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4 日 8:00 | 分類 國際貿易 , 財經

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其「美國優先」理念的延續,主要是想縮減貿易逆差、弭平美國國債、並促進美國製造業復興。4 月初川普宣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 普遍關稅,並對中國等 75 國加徵更高關稅,中國商品面臨 145% 的重稅(註:白宮 15 日指出,將再加碼中國關稅稅率,來到天價 245%)。中國迅速反擊,對美國商品加徵 125% 關稅,讓精品貿易成本激增。12 日川普宣布 75 國「對等關稅」暫緩 90 天,給予願意重新談判貿易協定的國家緩衝期,但對中國的高關稅未鬆動。

繼續閱讀..

「創新困境」下的蘋果:產品瓶頸、AI 競賽、地緣政治的挑戰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23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pple , 公司治理

《紐約時報》最近〈What′s wrong with Apple?〉一文,這家以創新和品質稱霸全球的科技巨頭,近年來卻面臨著層層危機。從關稅帶來的市場動盪,到人工智慧(AI)的失利,再到內部的人才流失與法律糾紛,種種挑戰讓人不禁懷疑:蘋果的輝煌是否已成明日黃花?,對這家曾經以創新和顛覆性產品引領潮流的科技巨頭,提出關於其當前狀況的疑問。從創新能力的減緩,到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遲緩,再到領導層的變動,蘋果公司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的十字路口。本文將以《紐約時報》的觀點為基礎,深入探討蘋果公司目前面臨的各項內憂外患,剖析其潛在的劣勢與未來的發展方向。

繼續閱讀..

美國明明靠貿易逆差打造美元霸權,為什麼川普卻想終結逆差?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6 日 8:10 | 分類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當今的國際貿易與金融秩序中,貿易逆差常被視為經濟失衡的象徵,但對美國而言,這卻是一套被精心操作與制度化的「不對稱秩序」。自 1970 年代以來,美國持續擴大的貿易逆差,非但未削弱其國力,反而透過一套由美元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將赤字轉化為自身優勢。這背後是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轉折:從高關稅的工業國、到布列敦森林體系的設計者,再到今日的全球金融霸權,美國如何將「逆差」變成「力量」?又為何其他國家在美元體系下,往往別無選擇,只能將盈餘回流投入美國市場?

繼續閱讀..

川普要晶片回流、機器補位,美國製造半導體能靠自動化實現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5 日 8:00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上 CNBC 的新聞節目發言時,表示半導體相關的電子產品以前都在這裡(指美國)生產,為什麼現在都在台灣(和中國)製造,認為美國可用機器人在美國當地生產這些產品──這新聞再度引發了話題,事實上「半導體回流」這件事情並非是川普上任後才在美國政壇出現的想法,而是在拜登政府任內,就因為地緣政治凸顯了晶片供應鏈的脆弱性、引發美國政府推動半導體製造「回流」的政策。

繼續閱讀..

之前「一讚折一元」爆炸的喜傑獅如何負起活動責任?提告網友以求免單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1 日 18:58 | 分類 數位廣告 , 社群 , 科技生活

台灣客製化筆電品牌「喜傑獅」因一場名為「一讚折一元」的促銷活動引發爭議,不僅導致品牌退出消費市場,還對 328 名消費者提起訴訟,掀起行銷圈與社群的熱議。這家成立於 2007 年的本土品牌,曾以客製化、在地化服務在台灣、日本等地闖出名號,如今卻因一次行銷失誤退出了消費圈、重新回到 B2B 的老環境中,成為科技品牌危機管理的警世案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