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知裡,日本工作環境就是充滿社畜、為了公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其實日本有個勞工能爭取權益的勞資協議傳統活動──春鬥。
每年春季開打的「春鬥」:影響日本 6,700 萬員工收入的勞資談判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3 日 8: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
資深譯者與數位行銷顧問,專長是投放廣告與社群經營,十多年數位內容、遊戲、書本翻譯資歷,也會寫歐美文學譯介、科技或產業評論,關注網路、數位內容、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相關產業,同時也會評析科技分析,邁入中年。 志願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中媒稱輝達無法進入中國市場,將會成泡沫破裂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8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半導體 | edit |
美國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在 AI 浪潮下交出亮眼財報。2025 年第一季營收達 260 億美元,與同期相比激增 262%,高於市場預期的 243 億美元。其中最關鍵的資料中心事業體(主要是 AI 晶片)單季營收達 226 億美元,年增 427%,遠超分析師預估的 211 億美元──強勁的需求讓 NVIDIA 預估 2025 財年全年營收將達 1,200 億美元,年增率約為 120%。分析師對 NVIDIA 未來展望樂觀,美國對中國實施的 AI 晶片出口禁令,讓 NVIDIA 這家全球硬體巨頭再度成為焦點。
靠戰爭拉高 GDP,從數據看「不願結束戰爭的俄羅斯」經濟危機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7 日 8: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edit |
俄羅斯自 2022 年入侵烏克蘭以來,其經濟狀況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西方國家實施的多輪制裁、戰爭帶來的龐大開支,以及與中國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都在深刻影響俄羅斯的經濟命運。儘管俄羅斯官方一再宣稱經濟穩健,甚至在制裁下變得更強大,但來自多方的資料顯示,俄羅斯經濟正面臨金融儲備枯竭、通貨膨脹高企、財政赤字擴大等挑戰。本文將從多個面向深入探討俄羅斯經濟的現況,並引用實體資料與專家觀點,呈現一個全面且立體的分析,既包括俄羅斯經濟的短期韌性,也揭示其長期隱憂。
為什麼輕薄手機多年後再次受重視?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6 日 8:10 | 分類 Apple , Samsung , 手機 | edit |
近兩年來,智慧型手機市場突然掀起一股「輕薄風潮」。隨著傳聞中的蘋果 iPhone 17 Air 以及三星最新發表的 Galaxy S25 Edge 等纖薄機種陸續出現,業界與消費者對輕薄機款的討論再度升溫。三星在 2025 年 5 月宣布全球首發最輕最薄的 Galaxy S25 Edge:機身僅 5.8 公釐,重量只有 163 克;蘋果方面則有消息稱下一代 iPhone 將加入 Air 超薄新機型(預估厚度 5.5~6.25 公釐),有機會成為「史上最薄 iPhone」。ICC Insight 分析師 Ben Wood 指出,2025 年下半年或將成為輕薄機競賽的年代,且認為小米、榮耀等廠商也可能跟進「超薄」路線。 繼續閱讀..
OpenAI 以 65 億美元併購蘋果前設計長 Jony Ive 的新創公司 io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2 日 4:4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pple , Apple Intelligence | edit |
OpenAI 21 日宣布以約 65 億美元全股票交易,收購蘋果前設計長 Jony Ive 創辦的 AI 硬體新創公司 io。這筆交易不僅是 OpenAI 有史最大收購案,也代表以 ChatGPT 聞名的 OpenAI 正式進軍硬體領域。
鬆綁 AI 晶片禁令做布局,川普政府想靠讓利制定遊戲規則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0 日 8: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半導體 | edit |
美國近年來在全球半導體與人工智慧領域的策略布局,凸顯其試圖透過出口管制與市場開放,鞏固技術霸權並確保國家安全。2025 年,川普政府重申對華為的晶片禁令,但卻同時放寬對中東國家的 AI 晶片出口限制,過往從拜登時期的封鎖、認為晶片出口會影響國家安全、引發世界因為算力而再度動盪,而這就代表川普只想賺錢、卻不想管控 AI 晶片被濫用?但從川普政府對華為的態度來看,似乎又不是如此──而這政策的轉變啟人疑竇,但或許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中窺探一些可能性。
賴總統開啟第四代核能論戰,台灣 2040 年前有機會商轉嗎?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7 日 9:45 | 分類 核能 , 淨零減碳 , 能源科技 | edit |
「只要確定更安全、廢料更少,政府就不排除先進核能。」總統賴清德 5 月 7 日接受《財訊》專訪時拋出這句話,為台灣能源政策投下一顆震撼彈,象徵歷經「非核家園」十餘年的路線後,國家層級首度公開點名「第四代核電」可能成為電網下一階段選項。核三廠二號機運轉執照將在 5 月 17 日走入歷史,經濟部預估屆時火力發電占比將達 84%。這組數字讓外界意識到,綠能布建與燃氣機組尚未完全到位前,先進核能討論並非紙上談兵,而是攸關電價、減碳與產業競爭力的現實抉擇。
中國是 14 億人口製造大國,卻不是消費大國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6 日 8:00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 edit |
中國「製造大國」地位毋庸置疑。憑藉廉價勞動力、完備的產業生態圈、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低廉的稅費負擔與有競爭力的匯率政策等多重優勢,中國早已被稱為「世界工廠」。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中國製造業的強大國際競爭力:從豐富的人力供給到緊密配套的零組件供應鏈,以至相對寬鬆的環保與勞動法規,中國為全球品牌提供了成本優勢和效率支撐。然而,同時也應看到,快速崛起的中國製造業面臨新挑戰:美國等主要消費市場需求疲弱,以及美中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日益上升。
巴菲特退休:「奧馬哈神諭」將成絕響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3 日 8:20 | 分類 公司治理 , 名人談 , 財經 | edit |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場內,歷史性的一幕引發全球關注。《紐約時報》形容,股東大會現場猶如「資本家的伍德斯托克」,當時沒有人預料到將迎來重大轉折。隨著大會進入尾聲,94 歲的波克夏海瑟威董事長巴菲特突然宣布,他「計劃在今年底辭去執行長職務」。這項驚人宣告震撼全場,許多聽眾熱淚盈眶並起立鼓掌,堪稱投資界的「史詩級」瞬間。當記者問及為何此時宣布退休,巴菲特笑著說:「I want to spring that on the directors.」顯示他獨特的幽默與從容態度。
川普想對非美國電影抽取 100% 關稅,這將讓電影盜版再次偉大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1 日 8:10 | 分類 數位內容 , 數位廣告 , 科技政策 | edit |
近年來美國電影產業的頹勢有目共睹。隨著拍攝成本不斷上升、製作外移國外以及疫情與罷工等衝擊,多重因素正壓垮好萊塢。根據產業數據公司 ProdPro 的調查,美國境內的影視製片量大幅縮減: 2024 年第三季美國實際開拍的影視項目比 2022 年同期銳減了 35%。這波衰退從疫情期間就已開始──以 2020 年為例,受 COVID-19 防疫限制影響,當年美國電影長片的製作數量暴跌了 40%──疫情期間影院關閉造成全球票房蒸發約 170 億美元,創下影史空前的損失。
無懼關稅戰火的美國公司:Netflix 超越預期持續成長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1 日 13:41 | 分類 數位內容 , 社群 , 網路 | edit |
Netflix 2025 年首季財報再度交出亮眼成績──在第一季,Netflix 營收約 10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約 13%,淨利潤達 28.9 億美元,年增 24%。每股盈餘 6.61 美元也明顯超出華爾街預期的 5.71 美元。付費用戶數持續攀升,全球訂閱戶已突破 3 億大關。在訂閱成長和營收雙雙報捷下,Netflix 的營業利潤率提升至新高,達到超過 30% 的水準。財務數據顯示其核心串流業務動能強勁,成功克服了近年來市場對訂戶成長趨緩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