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醫療科技

檢測空氣 DNA,毒品、病原及野生動物將無所遁形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2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城市鬧區的街道,除了喧囂的車聲人聲,還可能飄散香水、美食等氣味。讀者應該沒想過,空氣也藏著病原或大麻,甚至動物 DNA。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示,空氣的「環境 DNA」(environmental DNA)的確存在。這種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的資訊載體,可能改變環境監測、公共衛生乃至野生動物保育。 繼續閱讀..

全球心臟健康指引非「一體適用」,專家:忽略貧富國家實際條件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1 日 13: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位頂尖心血管學家對全球心臟健康指引發出警告,指出這些普遍建議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造成大量死亡,尤其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約 80% 的死亡案例發生在這些地區。然而,現今的心臟健康指導方針主要基於高收入國家的研究成果。 繼續閱讀..

台灣團隊開發新光學成像技術,讓腦組織「放大」六萬四千倍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1 日 12:37 | 分類 尖端科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光學成像技術能讓我們以更直觀方式觀察大腦運作,理解大腦思考、記憶、情感等背後神經機制。最近,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研究員團隊成功開發「放大腦組織」的超高解析度光學成像技術,能讓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細節觀察生物結構。 繼續閱讀..

兒童睡不好可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警訊?科學家發現關鍵關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0 日 16:45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名古屋大學醫學研究生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夜間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分泌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症狀嚴重程度之間存在遺傳關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俗稱過動兒,常常出現於12歲之前,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

繼續閱讀..

不用藥物止痛?新研究:遊戲療法可望緩解慢性神經疼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5: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項由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研究人員開發的創新系統,利用遊戲和腦電波監測技術,在治療慢性神經性疼痛方面展現出令人振奮的潛力。這項名為「疼痛波」(PainWave)的新療法,旨在透過重新訓練大腦訊號,以緩解疼痛,為飽受慢性疼痛困擾的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繼續閱讀..

西藥專利連結制度上路五年!學名藥協會呼籲檢討公平性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6:47 | 分類 國際貿易 , 生物科技 , 財經

學名藥協會今日邀集產官學研各界,檢討已上路五年的「西藥專利連結制度」,因為這個制度上路迄今五年,卻讓台灣製藥產業飽受延遲上市的負面影響,學名藥協會因此提出呼籲,促請政府邀集產、官、學、研各界檢討制度公平性並研擬台灣製藥產業政策。

繼續閱讀..

遺傳性乳癌治療新突破,受試者術後三年 100% 全數存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4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副作用,是醫界永不止息的追尋。近日,由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所進行的一項臨床試驗有了令人驚喜結果:對於 BRCA1 或 BRCA2 基因突變、屬於侵襲性乳癌的患者而言,一種嶄新的手術前療程有助患者在手術後三年內 100% 存活,幾乎創下癌症治療史的「完美紀錄」。研究結果已刊登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繼續閱讀..

Paradromics 初次人體實驗腦機介面,Neuralink 有新對手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3 日 15:00 | 分類 新創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腦機介面新創公司 Paradromics 近日成功完成其首次人體植入實驗,成為繼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 Neuralink 之後、另一家達成此里程碑的企業。這項手術由密西根大學神經外科醫師 Matthew Willsey 博士主導,在一名接受癲癇治療手術的患者大腦中,植入了名為 Connexus 的微型裝置,並於約 10-15 分鐘後安全取出。 繼續閱讀..

帕金森氏症重大突破!陽明交大以果蠅大腦揭「腦中清潔系統」關鍵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3 日 9:43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教育 , 醫療科技

繼成功找出與阿茲海默症記憶退化相關的關鍵基因後,陽明交大再度在失智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次的成果聚焦於神經退化疾病「帕金森氏症」,研究團隊發現一條清除毒蛋白路徑,可以避免多巴胺神經元死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