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s)又面臨嚴峻安全威脅:僅需少量惡意數據,即可對模型「數據毒化」,等於內建後門,讓惡意攻擊者操縱 AI 做不法行為。 繼續閱讀..
生成式 AI 又有新威脅:一小滴惡意數據竟導致全系統中毒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0 日 7: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生成式 AI 又有新威脅:一小滴惡意數據竟導致全系統中毒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30 日 7: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edit |
最新研究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AI)及大型語言模型(LLMs)又面臨嚴峻安全威脅:僅需少量惡意數據,即可對模型「數據毒化」,等於內建後門,讓惡意攻擊者操縱 AI 做不法行為。 繼續閱讀..
它能跑《毀滅戰士》嗎?不但能甚至是太空衛星版!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9 日 16:00 | 分類 科技趣聞 , 航太科技 , 遊戲軟體 | edit |
最近 Ubuntu 峰會,程式設計師 Ólafur Waage 展示令人驚訝的專案:他成功用歐洲太空總署(ESA)OPS-SAT 衛星跑經典科幻遊戲《毀滅戰士》。這專案不僅實現「它能跑《毀滅戰士》嗎?」迷因,還推向太空極限。 繼續閱讀..
90% 科學資料未充分利用,AI 能否讓塵封研究成果重獲新生? |
| 作者 YAP KUO|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7 日 8:2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數位內容 | edit |
科學界有個嚴重被忽略的問題:大量研究資料,由於未納入正式發表的研究報告,可能永遠無法使用、驗證或延伸。為彌補缺憾,科學出版社 Frontiers 開發名為 FAIR² Data Management 的 AI 系統,讓「隱形的資料」(約占 90%)重返研究舞台。資訊刊登於 Frontiers 官網,揭示科學數據流失的解決方案。 繼續閱讀..
只靠移除一行程式碼,Google 升起 AI 護城河還清理 SEO 的「長期幻覺」 |
| 作者 Dindo Lin|發布日期 2025 年 10 月 21 日 7:5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Big Data , Google | edit |
故事始於今年 9 月中旬,全球的網站流量因為網站搜尋曝光暴跌、平均排名卻上升的矛盾而陷入混亂、也引發全球 SEO 相關從業人員的討論,而這場風暴的中心,就是 Google 無預警地停用了「num=100」URL 參數,這個能一次性獲取 100 筆搜尋結果的非官方功能,是整個 SEO 數據產業賴以維生的基石。Google 此舉未經任何公告,卻直接衝擊了產業的運作核心。
數位亂流中堅守公正,維基百科如何展現網路知識韌性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9 月 08 日 8: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數位內容 , 網路 | edit |
當今數位時代,維基百科如何在其他網路資源崩潰的情況下生存,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維基百科自 2001 年成立以來,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知識庫,擁有超過 700 萬篇英文文章,並在面對各種政治和社會挑戰時,展現出其獨特韌性。 繼續閱讀..
Linux 創辦人批 Google 工程師 RISC-V 程式碼為「垃圾」並退件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8 月 11 日 13:45 | 分類 社群 , 開放資料 | edit |
最近的開發者社群,Linux 創辦人 Linus Torvalds 對 Google Android 團隊成員 Palmer Dabbelt 提交的 RISC-V 程式碼表達強烈不滿,稱之為「垃圾」,這種程式「讓世界變更糟」。原本 Palmer Dabbelt 希望提交的程式碼納入 Linux 6.17 內核。 繼續閱讀..
Hugging Face 推 AI 桌上機器人,開源設計降低門檻普及 AI 開發 |
| 作者 Unwire Pro|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1 日 7:4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 機器人 | edit |
AI 機器人備受科技界期待,已經是下個兵家必爭的產品。而 AI 平台 Hugging Face 最近宣布推出售價 299 美元的桌上機器人 Reachy Mini,不以高效能為賣點,反而推廣開源設計,期望將 AI 驅動的機器人技術帶給全球數百萬開發者。 繼續閱讀..
網路資料保護意識抬頭!Reddit 與 Stack Overflow 對 AI 資料爬蟲說不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4 日 16:0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資訊安全 , 開放資料 | edit |
「Vibe coding」(氛圍編碼)興起後,AI 公司急著建立大技術知識庫,以訓練下代 AI 助理。但這些公司如何取得珍貴資料庫,常引發法律問題。最近 Reddit 和 Stack Overflow 舉動或許可知道未來發展。 繼續閱讀..
AI 摘要引爭議,維基百科喊停測試計畫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2 日 11: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開放資料 | edit |
在網路上,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越來越普遍,甚至連維基百科這個由志願者編輯維護的知識寶庫也開始嘗試導入 AI 技術。維基百科最近啟動了一項 AI 摘要的測試,為部分文章提供精簡的內容摘要,然而,這項計畫在編輯們的強烈反彈中被迫暫停。 繼續閱讀..
AI 訓練不靠「侵權」也能創新,最新研究推翻產業迷思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6 日 12: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OpenAI , 資訊安全 | edit |
在人工智慧(AI)領域,許多公司聲稱其工具無法在不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的情況下存在。然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研究人員成功訓練了一個新的大型語言模型(LLM),該模型的資料集僅使用公共領域和開放授權的內容,雖然這個模型的效能不如當前的先進模型,但其道德性卻得到提升。 繼續閱讀..
防堵 AI「資訊污染」源頭,專家:人類原創內容是關鍵防線 |
| 作者 TechNews 編輯台|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5 日 13: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ChatGPT , 開放資料 | edit |
隨著 ChatGPT 於 2022 年底的推出,網路上大量湧現 AI 產生的內容,導致人類原創內容變得越來越稀少。因此,許多研究者開始著手保存 2021 年及之前的人類生成內容,因為這些內容被視為數位世界的根基,能夠幫助 AI 模型更好地理解人類思維。根據 Cloudflare 的副總裁 Will Allen 的說法,這些早期的資料對於確保 AI 模型的準確性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醫療、法律等專業領域。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