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與行星磁場的拔河比賽,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對太陽活動的反應比科學家預期的還活躍。木星反應更有趣,每月會遭遇數次太陽風猛烈衝擊,壓縮磁層,形成溫度超過 500°C 的巨大高溫區域。 繼續閱讀..
太陽風頻繁擠壓木星磁場,引爆高溫熱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太陽風頻繁擠壓木星磁場,引爆高溫熱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與行星磁場的拔河比賽,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對太陽活動的反應比科學家預期的還活躍。木星反應更有趣,每月會遭遇數次太陽風猛烈衝擊,壓縮磁層,形成溫度超過 500°C 的巨大高溫區域。 繼續閱讀..
視覺聽覺雙享受,太陽閃焰耀斑三年紀錄大放送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1 月 12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下方影片呈現歐洲太空總署(ESA)主導的「太陽軌道衛星」(Solar Orbiter)三年來記錄近距離影像與太陽閃焰耀斑數據。 繼續閱讀..
5 月上旬衝擊地球的太陽風暴,強烈到深海設備都記錄異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1 日 17:36 | 分類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本月上旬,近 20 年最強太陽風暴導致極光照亮幾乎整個北美洲,就連深海都感受到太陽有多活躍。據加拿大海洋觀測網(ONC)分享的新數據,部署在加拿大東、西海岸海面下 2.7 公里深處的觀測儀器,於這場風暴期間記錄到地球磁場短暫扭曲,可能是有史以來太陽影響最深的紀錄。 繼續閱讀..
撐過近年最強地磁風暴,SpaceX 在軌星鏈衛星全數狀況良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15 日 17:13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太陽日前爆發近 20 年來最強耀斑,許多地方都出現因強烈地磁風暴帶來的絢爛極光,而這一次,SpaceX 所有在軌星鏈衛星都承受住地磁風暴試驗、全數維持良好運行狀況,不像 2022 年一場地磁風暴就毀了 38 顆甫升空的星鏈衛星。 繼續閱讀..
比預期更頻繁,研究:過去 200 年發生三場超級太陽風暴 |
作者 黃 嬿|發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04 日 10:20 | 分類 自然科學 | edit |
11 月初通常只出現在高緯度地區的北極光,卻出現在地中海和德州以南的天空,台灣天文台也觀測到橘紅色的大氣輝光,這都與太陽活動極大期期間,影響地球磁場的太陽日冕物質拋射有關,但最近一組國際科學家翻閱歷史資料分析發現,與 1872 年 2 月發生的巨大太陽風暴相比,這次太陽活動威力小得多。 繼續閱讀..
帕克探測器毫髮無傷穿越太陽噴發,還發現太陽瞬間清除附近星際灰塵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21 日 14:5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去年 9 月,NASA 帕克太陽探測器成為第一個直接近距離飛越太陽日冕物質拋射的飛行器,不只毫髮無傷地承受太陽高溫與粒子撞擊,還用攝影機拍下整個過程。 繼續閱讀..
持續接收太陽風暴轟炸,地球增溫層達 20 年來最高溫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24 日 16:30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吸收今年太陽風襲擊地球引起的幾場磁暴能量後,地球增溫層達到近 20 年來溫度高峰,表明太陽活動極大期快速逼近。 繼續閱讀..
樹木年輪記錄巨大輻射風暴,起源非太陽活動而是未知宇宙現象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30 日 12:1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年輪不只記錄了樹木的生命歷程,還能拍下其他地球事件快照。最近,科學家分析發現了一些週期性灑落地球的巨大輻射風暴證據,與太陽黑子活動無關,而是起源未知的宇宙風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