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政府補助

韓國生育診所需求激增,年輕人對家庭規劃態度轉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11 日 10:15 | 分類 人力資源 , 醫療科技 , 金融政策

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國家韓國,生育診所卻經歷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長。最新數據,韓國生育率 2023 年降至 0.72,遠低於正常更替 2.1,使政府面臨嚴峻的人口危機。然儘管出生率持續下降,卻有越來越多家庭選擇體外受精(IVF)等人工手段實現生育夢想。 繼續閱讀..

中國削價競爭太超過,習近平下令要管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7 月 04 日 10:19 | 分類 中國觀察 , 財經 , 金融政策

中國政府要靠內需消費提振國家經濟,還要帶動價值鏈升級,生產高品質商品,讓消費經濟再上層樓。但現在結果恰恰相反,中國人要不是不消費,要不就是買最便宜的東西,這種內捲競爭會拖垮產業,中國政府看不下去,準備整頓無序低價競爭。 繼續閱讀..

川普執政下的陰影?美國 NIH 突然喊停境外科學研究補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8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科技政策 , 醫療科技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近日無預警宣布,即刻禁止補助研究計畫「外國分包」(foreign subawards)。突如其來禁令重創全球多項臨床實驗進度,數千名病患恐失去仰賴的治療機會,許多團隊多年心血恐付諸流水。政策甫公布,立刻引發學界震撼與爭議,甚至質疑,這是否延續川普 1.0 時期對國際研究合作的敵意與干預。 繼續閱讀..

盼提升銷量,蘋果加入中國「國補計畫」抗衡華為、小米夾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25 日 11:1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pple , 中國觀察

中國媒體《南華早報》報導,蘋果近期正式加入中國政府主導的消費電子產品補貼計畫(國補計畫),盼在當地智慧手機市場競爭加劇、銷售壓力浮現之際,降價刺激買氣、穩住出貨動能。據蘋果官方公告,北京與上海地區的消費者現可在購買特定機型的 iPhone、iPad、Apple Watch 與 MacBook 時享有最高 2,000 人民幣(約新台幣 9,000 元)折扣。

繼續閱讀..

史上最長 618 購物節:中國對抗通縮的關鍵戰場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6 日 8:45 | 分類 中國觀察 , 財經 , 金融政策

今年中國經濟面臨明顯通縮壓力,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持續下降,反映消費需求疲弱與企業定價能力減弱。5 月 CPI 同期相比下降 0.1%、PPI 下降 3.3%,創 22 個月來最低。彭博指 2025 年全年零售通膨預估 0%,低於 2024 年 0.2%。此外,青年失業率高達 15.7%,抑制消費意願。 繼續閱讀..

中國補貼政策拉動,1Q25 智慧手機產量達 2.89 億支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12 日 14:17 | 分類 3C手機 , 中國觀察 , 國際貿易

TrendForce 調查,2025 年第一季全球智慧手機生產總數達 2.89 億支, 雖較 2024 年同期減少約 3%,但各品牌生產表現相對平穩。中國第一季銷售得利補貼紅利,帶動銷量微幅成長,展望第二季生產表現,因國際政經情勢的不確定性,買氣受壓抑,各品牌生產表現與第一季持平。 繼續閱讀..

關稅效應與中國補貼政策延續,減輕 1Q25 淡季效應,晶圓代工營收季減收斂至 5.4%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6 月 09 日 15:15 | 分類 半導體 , 晶圓 , 晶片

TrendForce 最新調查,2025 年第一季全球晶圓代工產業受美國新關稅政策引發的國際政治角力影響,搶在對等關稅豁免期限到期前的提前備貨效應,部分業者接獲客戶急單,加上中國延續 2024 年推出的舊換新補貼政策,抵銷部分淡季衝擊,整體產業營收季減約 5.4%,收斂至 364 億美元。 繼續閱讀..

日本 AI 新創 EdgeCortix 進駐國防科技領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28 日 15: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半導體 , 新創

日本東京的 AI 晶片新創 EdgeCortix 正受關注,因致力推動日本半導體國防應用發展。最近獲美國國防部相關合約,本週又獲 30 億日圓(約 2,100 萬美元)政府補助,開發效能高 AI 晶片,目標 2027 年商業化。創辦人 Sakyasingha Dasgupta 表示,合約可能使公司營收今年翻倍成長。 繼續閱讀..

哈佛力抗川普不妥協,紐時:哈佛高層憂未來日子難過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11:41 | 分類 科技教育 , 財經 , 金融政策

哈佛大學拒絕川普政府,幾乎成為國際反抗川普霸權的學術領袖,但哈佛大學內部聲音浮現,他們認為可能玩不起這場仗,即使告贏川普,可能會付出巨大代價,川普政府會不計一切找學校麻煩,最後可能會被迫縮減研究資源,成為一所小型文理學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