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5 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偏食,即將在本週五傍晚登場。由於月亮升起之際便已進入食甚階段,也就是說,週五傍晚 5 點 03 分民眾將能看見鏽紅色的月亮自地平線出現。 繼續閱讀..
睽違 581 年持續最長時間的月偏食,本週五鏽紅色月亮從地平線出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6 日 19:01 | 分類 天文 |
睽違 581 年持續最長時間的月偏食,本週五鏽紅色月亮從地平線出現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16 日 19:01 | 分類 天文 | edit |
自 15 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偏食,即將在本週五傍晚登場。由於月亮升起之際便已進入食甚階段,也就是說,週五傍晚 5 點 03 分民眾將能看見鏽紅色的月亮自地平線出現。 繼續閱讀..
睽違 800 年,木星、土星將再度於天空「近距離合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30 日 9:5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觀星愛好者今年冬至將能大飽眼福,睽違 800 年,木星、土星在夜空中的位置再次極度接近有如雙行星。帶上你的望遠鏡,12 月 16 日~25 日期間,木星與土星在天空中最近距離僅月圓直徑的五分之一,如果天氣好,你將能一次欣賞到木星、土星與它們周圍數顆較大的衛星。 繼續閱讀..
地球的短暫夥伴──迷你月亮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05 日 8:45 | 分類 天文 | edit |
由於地球的重力常意外捕獲太陽系的小天體,月亮有可能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天文學家認為,幾乎隨時都有一顆 1 碼(約 91 公分)寬的「迷你月亮」在環繞地球。也許你會訝異,衛星並不像恆星與行星有明確的定義,可能是在 2006 年制定行星定義的結果(將冥王星降格為矮行星)引來太大爭論。現在普遍共識是將繞行星公轉的天體稱為衛星。 繼續閱讀..
中國主筆質疑華為相片造假被開除,執行長受連帶處分 |
作者 黃 敬哲|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9 日 12:23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Android 手機 , 會員專區 | edit |
中國評測媒體愛否科技主筆近期在微博發布評測質疑,華為 P30 Pro 拍出的清晰月亮相片是修圖,引發廣泛討論,而近日已有了結局。
元宵月亮大又圓,推估 200 多年以來最大滿月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19 日 12: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今天是元宵節,中央氣象局 18 日表示,根據美國海軍天文台計算程式區間推估,今年可見到西元 1800 年至今唯一「元宵節出現年度最大滿月」的時候。 繼續閱讀..
如果月亮也有顆月亮……叫「月月」如何? |
作者 地球圖輯隊|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2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月亮也有可能有自己的月亮嗎?如果有,你覺得該怎麼命名呢? 繼續閱讀..
第一批繞月旅行者不是 NASA 太空人,而是兩隻陸龜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9 月 23 日 10:30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科技趣聞 | edit |
1968 年,NASA 3 名太空人首次乘著太空船進入月球軌道,解鎖人類繞月任務成就。但你可知道,其實還有個地球生物比 NASA 太空人更早繞過月球,牠們就是來自蘇聯的兩隻陸龜。 繼續閱讀..
罕見月掩星事件,月亮 24 小時內逐步掩蔽 6 顆天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7 年 09 月 19 日 17:3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科技趣聞 | edit |
美國東部時間 9 月 18 日,天空正在發生罕見的月掩星事件,月亮在 24 小時內逐步掩蔽 6 顆天體,包括 3 顆行星:金星、火星、水星,一顆恆星:軒轅十四(Regulus),以及專業天文學家才會觀察的兩顆巨型小行星:奈芙蒂斯(Nephthys)、赫塔(Hertha)!科學家表示,這種一天內遮掩了金星、火星、水星 3 顆行星和恆星軒轅十四的特殊組合,每 28 年只會發生一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