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綽號 Ansky 的奇怪黑洞系統沉寂數幾十年後突然亮起,2019 年底開始規律釋放 X 射線閃光,現在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解釋原因。 繼續閱讀..
每 4.5 天就釋放 X 射線耀斑的狂野黑洞,天文學家解釋其奇特行為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17:1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每 4.5 天就釋放 X 射線耀斑的狂野黑洞,天文學家解釋其奇特行為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09 日 17:18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一個綽號 Ansky 的奇怪黑洞系統沉寂數幾十年後突然亮起,2019 年底開始規律釋放 X 射線閃光,現在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解釋原因。 繼續閱讀..
DESI 發現 2,800 個新黑洞,科學家可能低估宇宙小型黑洞數量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6 日 10:49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用美國國家天文台(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NSF Nicholas U. Mayall 4 公尺望遠鏡的暗能量光譜儀(DESI)發現 2,800 個新黑洞候選者,不僅找到史上最多藏有活躍黑洞的矮星系,還收集迄今最大數量的中等質量黑洞候選者。
類星體不一定強大,距離地球最近的它表現不太出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27 日 12:24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類星體中心有著更極端的活躍超大質量黑洞,存在感極度強烈,但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距離地球約 34 億光年的明亮類星體雖然產生高能輻射與噴流,對周圍環境影響力卻未達到預期。 繼續閱讀..
每天吞一顆太陽質量!新發現最極端類星體,比太陽亮 500 兆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0 日 11:36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突破各種記錄!歐洲甚大望遠鏡(VLT)新發現迄今已知最亮的類星體,同時也是目前見過最亮天體,其中心由每天吞噬相當一個太陽質量、成長最快的飢餓黑洞提供動力。 繼續閱讀..
最亮瞬態事件之一,科學家想找千新星反目睹超大質量黑洞「開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05 日 17:15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當天文學家尋找重力波事件 S190930t 源頭,原預期找到中子星與另一天體碰撞,沒想到卻發現完全不同類型的瞬態事件: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睡醒並開始大量進食的那刻。 繼續閱讀..
M77 星系超大質量黑洞過去始終被塵埃遮擋,如今終於確認位置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8 日 13:5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距離地球約 4,700 萬光年的 M77 星系中心,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終於被發現隱藏在濃厚塵埃雲內。幾十年來,黑洞藏在這片塵埃雲的哪裡一直是個謎,但科學家現在使用來自 VLTI 的詳細數據測量雲中各點溫度,終於抓出超大質量黑洞的位置。 繼續閱讀..
黑洞噴流曾中斷再開啟,發現形如電影《星際大戰》鈦戰機的星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1 日 17: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宇宙中各種奇形怪狀的星系、星雲什麼都有,如水母星雲、蝴蝶星雲、創生之柱等。如果你是科幻迷,那麼最近科學家重新觀察的一個星系你可能會很感興趣:名為 TXS 0128 + 554 的星系,在無線電波波段下看起來就像電影《星際大戰》的鈦戰機(TIE fighter)。 繼續閱讀..
揭開早期超大質量黑洞形成謎團,發現包圍類星體的大量冷氣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24 日 9:22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當宇宙還只是個嬰兒時,科學家卻已目睹數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奇怪的是還找不到讓黑洞成長茁壯的證據。直到最近,甚大望遠鏡(VLT)終於發現了餵養這些黑洞的大量「食物」,可以解釋宇宙巨獸如何在早期宇宙中迅速成長。 繼續閱讀..
新類型黑洞活動?6 個安靜星系忽在數月內變成暴力類星體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20 日 17:47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自然科學 | edit |
科學家目睹了 6 個原本溫文爾雅的星系,在短短幾個月內搖身一變成貪婪暴力的類星體。據推測,這種轉變可能是由星系中心一種全新類型的黑洞活動所造成。 繼續閱讀..
找到活躍星系核第三種類型噴流,強勁黑洞風能改造宿主星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8 月 27 日 19:2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天文學家首次在同一張圖像中,同時成像了活躍星系核三種不同能量的噴流,並顯示出超大質量黑洞的風如何讓宿主星系改頭換面,或可讓星系演化模型缺失的環節趨向完整。 繼續閱讀..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鐵定寸草不生?我們可能錯過了另一種適居帶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7 月 24 日 18:19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當科學家在尋找系外生命時,目光往往最先投向恆星系統的適居帶。然而哈佛大學科學家最近提出了顛覆想像的新見解:在充滿輻射的超大質量黑洞周圍,也可能出現適居行星,那些輻射不只不會剝離行星大氣,反而將分子分解成生命所需的化合物。 繼續閱讀..
觀測天鵝座 A 星系超大質量黑洞,證實黑洞外圍還有「甜甜圈」結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08 日 18:2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黑洞的「統一模型」指出,黑洞外圍有一個甜甜圈狀結構(不是吸積盤)存在,但我們未曾見過,直到最近,天文學家終於在天鵝座 A(Cygnus A)的黑洞周圍首次觀測到。證實這個甜甜圈圓環的存在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黑洞在不同觀察角度下有各種不同的特徵與名稱,比如類星體、耀變體、西佛星系等。 繼續閱讀..
發現史上最明亮類星體,亮度達太陽 600 兆倍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7 日 18:20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在我們眼裡,天空最亮的物體非太陽莫屬,但若與宇宙的類星體相比,太陽就像一顆 10W 燈泡。現在,天文學家已發現迄今最明亮、最刺眼的類星體 J043947.08+163415.7,光度達太陽 600 兆倍,它的存在劃亮了早期宇宙的黑暗時期。 繼續閱讀..
中研院領先全球,首度確認原恆星噴流帶有磁場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30 日 12:4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多年來,天文學家都猜測原恆星噴流應該帶有磁場,但沒人確認成功。直到最近,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景輝團隊利用 ALMA 望遠鏡證實,自原恆星吸積盤噴出的噴流外部被螺旋狀磁場包覆著,致使噴流可以又筆直又狹長。 繼續閱讀..
成謎半世紀,新模型同時解釋宇宙 3 種極端粒子的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8 年 01 月 25 日 12:13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超高能宇宙射線、高能微中子和高能伽馬射線的起源是宇宙物理學的最大奧祕,現在,有個全新模型可同時解釋這 3 種擁有極端能量的粒子可能都來自同一地方:由強壯的超大質量黑洞噴流加速產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