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表示,將提供 3,500 萬美元的資金,推進潮汐能和河流水力系統的發展,希望能幫正起步的再生能源,注入強心劑。
推動潮汐能與河流能源,美將撥出 3,500 萬元資金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1 日 1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推動潮汐能與河流能源,美將撥出 3,500 萬元資金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21 日 18:00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美國能源部表示,將提供 3,500 萬美元的資金,推進潮汐能和河流水力系統的發展,希望能幫正起步的再生能源,注入強心劑。
看中無窮發電潛力,以色列海洋能源裝置獲進展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5 日 16:06 | 分類 能源科技 | edit |
海洋能源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若能善加利用這些龐大的能量,就能助供電一臂之力,現在以色列已成功裝設第一個波浪能浮筒。
全球最大潮汐能 O2 順利併網發電,供電住家一併製造綠氫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29 日 16:0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世界上最大、重達 680 公噸且外觀有如船艦的潮汐能設備 O2 turbine,日前已經順利併網發電。
壽命與耐久力的考驗!潮汐能設備通過「20 年壽命試驗」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7 月 09 日 14:14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許多海洋能源設備終日浸泡在海水中,隨著鹽水沉浮,因此這些發電系統除了需要具備優越發電性能、安全性,也勢必要耐得住海水拍打與暗流衝擊,且在未來好幾年內都得這麼持久耐用。最近英國新創 Sustainable Marine 的潮汐能轉子便成功通過 20 年的現實情景模擬試驗。
用低環境衝擊「魟魚風箏」,捕捉源源不絕潮汐能量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04 日 17:25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有風電新創打造高空風箏捕捉高海拔的風能,現在則有人研發「海底風箏」,攔截海底潮起潮落的海洋能量。
世界最大潮汐能設備「出航」準備測試,容量 2MW 外觀有如船艦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4 月 23 日 16:39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說是潮汐能設備,Orbital O2 渦輪機俯瞰更像是大型船艦。
將源源不絕的海浪轉換成電力,全球首座潮汐能電動車充電站落成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3 月 26 日 17:06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電動車 | edit |
昔得蘭(Shetland)位於英國最北端,四面環海風蘊藏豐富海洋資源開發潛力,如今英國廠商透過「海洋能源」優勢,在耶爾島最北端打造世界第一個以潮汐能供電的電動車充電站。
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愈來愈多樣,太陽能與液流電池組合登場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25 日 15:48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為了儲存再生能源多餘電力以及達到穩定電網的功用,不少電廠都會選擇與儲能系統合作,像是常見、反應速度快的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不過其實還有許多選擇,就好比與釩液流電池(VFB)搭配的太陽能電廠、潮汐發電廠。
波浪能是否能跨越死亡之谷?2021 年將再有一波衝刺期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10 月 07 日 14:41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波浪能還有沒有市場?對於新產業來說,要如何越過「死亡之谷」抵達損益兩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最近沉寂一時波浪能,目前正寄望明年開始測試的大型系統能為波浪能市場帶來新氣象。
受困昂貴成本與離岸風電競爭,潮汐能機會何在?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6 月 10 日 18: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對四面環海、正進行能源轉型的國家來說,潮汐能發展潛力固然高,只是這條路不好走,至今潮汐能尚未抵達規模商業化,也還有許多挑戰得解決才能開花結果。
漁獲源源不絕?潮汐能發電廠尾流成燕鷗覓食幫手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0 日 16:23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態保育 , 能源科技 | edit |
不管是海洋能源與離岸風電,對於鳥兒跟水中生物來說,它們都是近年才出現的海中巨怪,而這些可能讓生物感到或新奇或可怕的設備,對海洋生態有什麼影響呢?最近英國聯合研究團隊指出,潮汐能設備或許是燕鷗覓食的得力助手,設備產生的尾流可化身食物輸送帶,為鳥類帶來大量的漁獲。
不受土地限制、發電預測性高,潮汐能如何突破成本高困境出頭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26 日 14:18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潮汐能雖然是備受看好的海洋能源,建設不受國土面積影響,設備也可以發展多樣性功能,但相較於其他再生能源來說,其建設、維護成本居高不下,發電量也無法相媲美,那麼潮汐能要如何突破發展困境呢?
提升電網調配彈性,特斯拉電池助英國潮汐發電廠一臂之力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11 日 8:57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電力儲存 | edit |
英國潮汐能公司 Nova Innovation 2016 年中旬在蘇格蘭昔德蘭裝設全球首座離岸潮汐發電廠 Shetland Tidal Array,裝置量不僅達 300KW,最近更迎來一組發電好幫手──特斯拉日前已交付 Powerpack 電池組,將有助於提升潮汐能電廠運作與當地電網彈性。 繼續閱讀..
讓海洋能源朝商業化邁進,歐盟籲擬定能源藍圖與實施計畫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1 月 07 日 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海洋能源是近幾年才開始研發的新興技術,相較於在歐洲裝置量高達 15GW 的離岸風電,海洋能源裝置量僅 17MW,而且多是測試專案與研究使用。為此歐盟近期公布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源分析報告,望降低該技術的成本、進一步排除海洋能源在商業化道路上的阻礙。 繼續閱讀..
海洋資源無窮盡但投資成本高,潮汐能盼出頭天 |
作者 EnergyTrend|發布日期 2018 年 10 月 31 日 7: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環境科學 , 能源科技 | edit |
潮汐能是透過日夜潮起潮落來獲得能量,以海面起伏為動能驅動渦輪機發電,雖然是個相當重要的綠色能源,但其同時也是個發展時間相當短的海洋能源,成本較高、技術也還沒有像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那麼成熟,若要大規模發展還得面臨許多挑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