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科學家們成功在實驗室中培育出人類牙齒,有望在未來取代傳統的補牙、植牙等治療方式,為患者帶來更自然、更持久的牙齒替代方案。
比植牙更自然,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培養出人類牙齒 |
作者 蘇 治宏|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7 日 17:5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有奇異「螺絲」形狀牙齒,摩洛哥發現新滄龍物種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05 月 19 日 17:41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 edit |
滄龍外型像長了胸鰭的海洋蜥蜴,能適應水生、半水生的中生代巨型頂級掠食者,最近科學家更發現新滄龍種,擁有獨特且漂亮的星形牙齒,尖端看起來就像十字螺絲起子一樣銳利。
未來牙齒壞了不用怕,科學家發現應用於牙齒修復的新型幹細胞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07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不少人因蛀牙需要補牙,甚至造成缺牙狀況,造成顏面美觀的問題。幹細胞在傷口癒合過程扮演重要角色,而幹細胞又會分化成多種特定型態的細胞,包含牙齒。最近有個國際研究團隊找到新機制,可為牙齒修復提供潛在解決方法。 繼續閱讀..
未來蛀牙的救星,科學家開發出能直接修復琺瑯質的凝膠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03 日 18:53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作用為保護下層牙本質,缺點是無法自我修復,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有效代替琺瑯質保護牙本質的材料。最近中國浙江大學科學家找到能直接讓琺瑯質再生的方法,最快 1~2 年可進行人體試驗。 繼續閱讀..
為什麼同一個牙洞老是反覆蛀牙?可能是免疫系統的錯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16 日 15:2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 edit |
有些人每天勤奮刷牙、減少攝取糖分,都做到這地步了卻還是三不五時就蛀牙,愛莫能助。現在一項新研究表明,不是你的錯,蛀牙可能是單一免疫系統太強帶來的額外損害,你已經盡力在保護牙齒,可惜內部暗箭最難防。 繼續閱讀..
美研究:約 4 成兒童用太多牙膏,牙齒易生斑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9 年 02 月 01 日 16: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根據美國政府 1 月 31 日發布的調查結果,有太多兒童使用太多牙膏,長大後牙齒容易生條紋及斑痕。 繼續閱讀..
爆米花等 5 種食品,牙齒健康的隱形殺手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22 日 12:00 | 分類 醫療科技 | edit |
眾所周知,碳酸飲料、甜食、棒棒糖和巧克力會危害牙齒健康。但牙醫指出,柑橘類水果、義大利麵、爆米花、冰塊和醃漬發酵食品也會破壞牙齒,應限制攝取量或乾脆避免不吃。 繼續閱讀..
化石揭開了恐龍演化到鳥類的過程 |
作者 Yun-Chu Wang|發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15 日 17: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會飛行的恐龍仍保留恐龍原有的頭骨,隨後漸漸演化出像現今鳥類的特徵。 繼續閱讀..
新研究發現人類頭骨和牙齒尺寸沒有關聯 |
作者 Chen Jeffery|發布日期 2017 年 01 月 28 日 12: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在人類的演化史一直有一個普遍被接納的觀點,那就是牙齒尺寸的減小和大腦增大有關,原因在於更大的腦能讓原始人製作並使用石器,相對來說使用更大的咀嚼牙齒需求因此變小。 繼續閱讀..
把刷牙變有趣,IBM 攜手新創公司打造兒童智慧牙刷 Grush |
作者 Sharon Shih|發布日期 2016 年 06 月 29 日 11:59 | 分類 手機 , 會員專區 , 物聯網 | ed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