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另一端,有個未知物體每隔 2 小時左右就發出一道無線電波脈衝,這個謎題已困擾專家多年。現在,一個天文團隊首度確定此訊號從未見過的源頭,來自一顆白矮星與一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2 小時重複一次,破解銀河系常態電波脈衝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2 小時重複一次,破解銀河系常態電波脈衝來源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13 日 15:2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銀河系另一端,有個未知物體每隔 2 小時左右就發出一道無線電波脈衝,這個謎題已困擾專家多年。現在,一個天文團隊首度確定此訊號從未見過的源頭,來自一顆白矮星與一顆紅矮星組成的聯星系統。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發現環繞白矮星的類地行星,是地球將來命運嗎?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05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距離地球 4,000 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暗示地球可能的命運。當太陽演化成白矮星後,地球可能會成為冰封星球,並移到比火星更遠的軌道。
恆星死亡後,重新遷移的行星仍可能存在生命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9 日 16:29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地球不會永遠存在,約 50 億年後,它就會被膨脹為紅巨星的太陽吞噬,後者最終留下殘骸白矮星,但這不代表其他行星不能依附白矮星。一篇新研究認為,有些行星不只可在恆星死亡過程倖存下來,還能繼續維持生命。 繼續閱讀..
一生千載難逢,今年有機會肉眼看見新星爆炸光芒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3 月 21 日 12:31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距離地球 3,000 光年的恆星系統「北冕座 T」約每 80 年爆發一次,它上次爆炸發生在 1946 年,因此 NASA 預計該系統將在今年 2~9 月再次爆炸,屆時恆星光芒將照亮夜空,與北極星一樣明亮。 繼續閱讀..
軌跡修正,流浪白矮星 WD 0810-353 不會在 29,000 年後遇上太陽系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3 日 12:18 | 分類 天文 , 航太科技 | edit |
去年,科學家分析蓋亞衛星數據中一顆名為 WD 0810-353 的流浪白矮星軌跡,預測它將於 29,000 年後經過太陽系外圍,可能導致歐特雲一些天體軌道失控,朝內太陽系飛奔而來。現在 ESO 甚大望遠鏡(VLT)數據顯示早期計算有偏差,我們暫時不用擔心太陽系會在 29,000 年後因白矮星 WD 0810-353 攪局而提早一團混亂。 繼續閱讀..
太陽謝幕之後,只留下一片黯淡行星狀星雲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8 日 14:55 | 分類 天文 | edit |
我們的太陽死後會怎樣?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雖然人類無法見證太陽謝幕,但科學家這些年已對太陽生命最後做出預測。 繼續閱讀..
天文學家發現雙面白矮星,奇特外表一面是氫一面是氦 |
作者 中央社|發布日期 2023 年 07 月 21 日 10:30 | 分類 天文 | edit |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雙面恆星,這顆白矮星一面看似幾乎全由氫組成,另一面由氦構成,這奇特外表令天文學家困惑。 繼續閱讀..
銀河系飆車速度破紀錄的失控恆星,1 小時可繞地球 694 圈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7 日 14:58 | 分類 天文 | edit |
銀河系有些恆星經歷巨大碰撞後被原系統拋出,以新的「流放星」姿態於星系內高速飆車。科學家最近就發現銀河系超速奔跑的 6 顆新恆星,其中 2 顆移動速度比以往此類天體都還快,高達每小時 8,226,967 公里。 繼續閱讀..
宇宙級大鑽石,新找到核心開始結晶的白矮星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6 月 12 日 15:15 | 分類 天文 | edit |
恆星死亡最終命運取決於自身質量,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最後就會留下白矮星,並隨時間推移逐漸變硬、結晶。天文學家最近就發現一顆正走向結晶之路的白矮星,距離我們僅 104 光年,其溫度質量表明恆星中心正轉變為緻密、堅硬的宇宙鑽石。 繼續閱讀..
藉助重力微透鏡效應,哈伯望遠鏡首次「直接」測出白矮星質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2 月 04 日 8:5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航太科技 | edit |
終有一天太陽死亡會變成白矮星,研究這類型恆星能幫助我們更理解恆星如何演化。最近,哈伯太空望遠鏡有別於以往透過互繞軌道計算的方法,首次「直接測量」出白矮星 LAWD 37 的質量。 繼續閱讀..
距地球僅 90 光年處,發現銀河系最古老行星碎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9 日 17:1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多數恆星在生命最後膨脹成紅巨星,脫落外層留下緻密核心成為白矮星,而圍繞該恆星的行星基本上很難在過程倖存下來,但能檢測到行星殘餘物落入並「污染」白矮星表面。在一篇新研究中,天文學家檢視了 2 顆奇怪白矮星,發現它們生前是帶有行星系統的恆星,且誕生於百億年前。 繼續閱讀..
威力比新星爆炸小百萬倍,發現白矮星局部表面新型「微新星爆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1 日 13:15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當白矮星與其他恆星組成聯星系統時,會從後者身上吸走物質最終引發新星爆炸。最近天文學家發現如果白矮星磁場夠強,它會將吸收的物質引導至磁極一個小區域,引發稱為「微新星爆炸」的小型熱核反應,威力比一般新星爆炸低 100 萬倍,僅持續幾個小時,眨眼就會錯過。 繼續閱讀..
1 萬光年外發現新型恆星,表面被氦燃燒的灰燼覆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16 日 13:26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距離地球超過 10,000 光年的 2 顆恆星,正在改變天文學家對恆星演化及構成的理解。恆星表面一般由氫和氦組成,但若一顆恆星表面被氦燃燒後的灰燼覆蓋,那就奇怪了,德國天文學家便發現了這種新型恆星,推測由罕見的恆星合併事件形成,但根據目前恆星演化模型,無法完全解釋這些表面被碳和氧覆蓋、核心仍是氦的新型恆星。 繼續閱讀..
每 25 秒轉一圈的瘋狂恆星,打破白矮星自轉速度最快記錄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26 日 15:14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了有記錄以來自轉速度最快的白矮星,根據測量,這顆名為 J0240+1952 的恆星大小與地球差不多,但質量至少是地球 20 萬倍,配上每 25 秒就自轉一圈的速度,可想而知有多瘋狂。 繼續閱讀..
發現雙白矮星,未來可能會合併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1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使用史隆數位巡天(SDSS)資料,發現一對奇特的雙星,編號為SDSS J133725.26+395237.7,是由兩顆白矮星組成的雙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