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神經元

為何受傷傷口會持續疼痛?科學家找到相關機制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3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一名女童不小心手指碰到熱爐,馬上迅速縮回手指,但為時已晚,手指出現燒傷痕跡且十分疼痛。為了緩解疼痛,她將手指放進嘴裡。縮回手指避免受傷和試圖紓緩疼痛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演化路徑,但時至今日,分子起源和訊號傳導途徑依然困擾著科學家。 繼續閱讀..

小腦隱藏驚人認知能力,研究指鸚鵡大腦與靈長類一樣複雜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11 日 16:17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科學家最先的認識是大腦大小直接決定動物的智力,且神經元密度在不同物種之間變化不大,直到 20 年前觀念才轉變,發現不同物種的大腦神經元差異很大。近年科學家發現鳥類能夠進行複雜的認知,就像烏鴉會製造工具與有辨別力的鴿子,最近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項研究提供一個新的解釋,就是鳥腦涵蓋的神經元比其他動物更加密集。 繼續閱讀..

腦科學的激烈爭辯,成人大腦能否生成新神經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9 年 01 月 02 日 8:45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距今一個世代以前,科學家普遍認為人只要進入成年期,大腦就會停止產生新的神經細胞(nerve cell)。但 20 年前,科學家反駁這個負面想法,表明成年人大腦事實上有自我回補的功能。這個發現也許能提供對抗抑鬱症和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方法。 繼續閱讀..

機器學習新突破:Google 研究人員利用 AI 自動重構大腦神經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7 月 20 日 7:45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生物科技

近日,Google 與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Nature Methods》發表了一篇重磅論文,使用迴圈神經網路演算法自動重構神經元連接組,不僅可對連接組做高解析度的可視化成像,且準確度提高一個量級,為連接組學的研究帶來新突破。 繼續閱讀..

顛覆認知!新實驗表明成人大腦不會再生成新神經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8 年 03 月 08 日 17:30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神經科學界最激烈的辯論之一就是人類大腦在成年之後是否還有新神經元生成,決定了大腦是否具備自我汰舊換新的能力。最近一項新研究顛覆了自 1990 年代以來科學家對成人神經生成的狂熱。實驗表明,人類大腦在青春期後就完全停止發育,如果你在成人大腦中還發現神經生成,不好意思,那是萬中選一的極罕見現象。 繼續閱讀..

12/8 公視主題之夜,《你的記憶騙了你》解析偽記憶研究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2 月 06 日 16:10 | 分類 市場動態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中,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進入別人的夢境改變記憶,令人驚歎。其實在科學界,早已從睡眠學習實驗證實,人類在睡眠時,利用特定方式,可以改變人類的記憶。《公視主題之夜》節目將於本週五(12/8)晚間 10 時,播出紀錄片《你的記憶騙了你》(Tricky Memory),解析偽記憶研究與發展;其中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日籍諾貝爾獎得主利根川進(Susumu Tonegawa),透過操控特定神經細胞,令阿茲海默症的老鼠找回失去記憶,備受關注。映後,該節目邀請中研院院士、清大生命科學院院長江安世,和主持人蔡詩萍進行深度對談,並解析台灣發展。 繼續閱讀..

破罐子心態?研究發現慢性壓力易讓人做出高風險決定

作者 |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21 日 19:01 | 分類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發現,當你的精神狀況長期處在慢性壓力下時,壓力可能會誘導你將目光從「低風險低回報」轉向「高回報但很冒險」的決策!幸運的是,研究人員也發現這種異常行為起因於某種特定的腦迴路發生障礙,只要調節就能恢復正常,未來或許可以幫助抑鬱症、焦慮症和成癮症患者找回正常生活。 繼續閱讀..

強化記憶的人工腦部裝置,有望商業化

作者 |發布日期 2016 年 08 月 19 日 17:32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生物科技

最近在美國崛起了一家名為 Kernal 的新創公司,他們野心勃勃,宣稱要發展出臨床可用的人工腦部裝置,以幫助記憶有問題的人。目標市場客群包含阿茲海默症與其他失智症患者,以及中風和腦部受創的人們。如果成功了,將來腦科醫師就會在手術中植入他們研發出的微小裝置到患者腦部──確切地說是海馬體(hippocampus)中。海馬體是腦部記憶形成和存儲的關鍵區域。該裝置的電極將會刺激某些神經元,幫助將外部世界輸入的訊息轉化為長期記憶。

繼續閱讀..

帕金森氏患者福音!透過基因重組刺激生長多巴胺神經元

作者 |發布日期 2015 年 12 月 13 日 12:03 | 分類 會員專區 , 醫療科技

近幾十年來,研究學者不斷地尋找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方法,希望能修復損壞的多巴胺神經元,再放回病患的身體中,讓病患自體產生多巴胺。他們曾經嘗試使用胎兒的細胞、胚胎的幹細胞及皮膚細胞等,這些物質不是難以取得、不太有效,就是太花時間,只好宣告失敗。然而,來自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藥物生醫雅各布斯學校研究團隊發現了一個新方法,加快了皮膚細胞轉換成生產多巴胺神經元的速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