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AI 計算進入光速時代,芬蘭大學突破性單束光執行 AI 張量運算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8: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尖端科技

芬蘭阿爾托大學最近開發出革命性方法,用單束光執行 AI 張量運算,有望顛覆計算科學。研究由電子與奈米工程系 Dr. Yufeng Zhang 領導,光子學小組 Zhipei Sun 教授指導下進行,成功將數據直接寫入光波,使計算自然同時進行,不需主動電子設備介入。 繼續閱讀..

遊戲產業將走向 PC?Take-Two 與 Xbox 高層各自解讀主機未來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0:00 | 分類 Xbox , 遊戲主機 , 遊戲軟體

Take-Two 行政總裁 Strauss Zelnick 近期在訪談中表示,遊戲產業正由傳統封閉主機生態,慢慢轉向 PC 這類較開放平台。他認為 PC 與行動裝置增長速度已超過家用主機,但強調「大作配合大電視」的主機體驗短期內不會消失。Xbox 總裁 Sarah Bond 則多次重申硬體仍是 Xbox 業務核心,團隊已投入資源開發下一代主機,期望在跨平台與雲端策略下,維持一批最投入 Xbox 生態的玩家。 繼續閱讀..

九招 AI 工作術,脫離重複勞動提升生產力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職場 , 自動化

在當今的工作環境中,生產力不僅是增加工具的數量,而是有效整合這些工具。越來越多的員工和自由職業者依賴人工智慧(AI)工具來自動化日常任務、組織工作流程,並更快地做出明智的決策。這不僅能提高效率,而是根本改變知識工作者分配注意力的方式。透過將重複或耗時的任務委派給 AI,專業人士可以專注於需要創造力、判斷力和人類洞察力的高價值工作。 繼續閱讀..

美國研究:攻擊行為與自我傷害,可能由相同神經通路啟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3 日 0:0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攻擊他人與自我傷害這兩種看似相反的行為,一個指向外界,一個轉向自身,卻可能源於同神經失衡。最近,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Virginia Tech)揭示,兩者或許是由相同大腦通路引起。論文刊登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為理解創傷與衝動行為提供全新視角。 繼續閱讀..

用 700 萬顆 CPU 核心,模擬出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數位分身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22:41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一項發表於《高效能運算、網路、儲存與分析國際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Networking, Storage and Analysis)的新研究代表著在天體物理學、高效能運算(HPC)與人工智慧交會的重大突破。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完成一個前所未有的銀河系模擬:在電腦中一顆一顆地追蹤超過 1,000 億顆恆星,並演化 1 萬年。這個結果靠的是 AI 與高效能數值模擬的結合,不只模擬的單顆恆星數量比以往最先進的模型多了約 100 倍,整體運算速度也快了 100 倍以上。 繼續閱讀..

成大團隊打造科研火箭,「AfterLight 1」旭海發射升空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8:39 | 分類 天文 ,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成功大學航太系「燃燒與推進實驗室」協同太空推進研究社(ISP)首次執行國家太空中心(TASA)科研火箭研發計畫,科研火箭 AfterLight 1 今日清晨 6 點 30 分在屏東的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火箭推進 6 秒,總共飛行時間 60 秒、射高 761 公尺,記錄下飛行資料並取得寶貴經驗。

繼續閱讀..

輝達超狂財報+黃仁勳信心滿滿,能消市場 AI 泡沫疑慮?分析師指「很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3: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PU , 公司治理

輝達(NVIDIA,美股代號 NVDA)於美東時間 19 日美股盤後(台灣時間 20 日凌晨)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營收與獲利雙雙優於市場預期。營收創歷史新高,達 570 億美元,季增 22%,年增 62%。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駁斥人工智慧泡沫的疑慮,強調最新 Blackwell 晶片銷售量「高得超乎預期」。 繼續閱讀..

貝佐斯砸錢力挺全球最大蛋白質資料庫,讓 AI 幫你「設計」下一款藥物?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0:3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新創 , 生物科技

在生物技術領域,AI 的應用正迎來一場革命。由馬達尼(Ali Madani)創立的新創公司 Profluent,最近成功籌集了 1.06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這筆資金由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的Bezos Expeditions 和 Altimeter Capital 領投,這使得 Profluent 的總投資額達到 1.5 億美元,估值接近 10 億美元。

繼續閱讀..

納智捷賣權震撼彈:裕隆讓出主導權為哪樁?鴻華意在經銷體系

作者 |發布日期 2025 年 11 月 22 日 10:00 | 分類 公司治理 , 汽車科技 , 電動車

台灣車市風雲再起,本土車廠裕隆集團傳將出售旗下核心電動車品牌「納智捷」(LUXGEN)過半股權予鴻華先進。該品牌 10 月才因特斯拉交車停滯,意外登上台灣電動車銷售冠軍。如今裕隆卻選擇讓出主導權,此舉不僅重創企業競爭力,更可能動搖台灣自主汽車品牌的夢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