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10 日,一場近二十年來首次達 G5 等級的強烈地磁風暴襲擊地球,此時恰逢美國太空總署與多個美國政府機構進行太空天氣的防災模擬演習期間,這場被命名為「甘農」(Gannon)的強烈地磁風暴,讓原本防災演習轉立刻轉變為實戰。 繼續閱讀..
2024 年 5 月的強烈地磁風暴給人類的經驗與啟示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5 月 14 日 22:15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太陽風頻繁擠壓木星磁場,引爆高溫熱浪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5 年 04 月 14 日 21:56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太陽與行星磁場的拔河比賽,木星、土星和天王星對太陽活動的反應比科學家預期的還活躍。木星反應更有趣,每月會遭遇數次太陽風猛烈衝擊,壓縮磁層,形成溫度超過 500°C 的巨大高溫區域。 繼續閱讀..
天王星與海王星大氣之下有深海,新理論揭示內部不相溶分層結構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26 日 14:06 | 分類 天文 | edit |
人們預想表面雲淡風輕的天王星、海王星內部應該存在鑽石雨、超離子冰景象,才能解釋這 2 顆行星雜亂不堪的磁場,然而新理論認為,這兩顆冰巨行星濃厚氫氦雲層下方都存在不相溶物質層,包括富含水及富含碳氫化合物的分層,可以解釋為何這 2 顆行星磁場如此混亂。 繼續閱讀..
締造 42.02T 新磁性紀錄!中國打造比地球磁場強 80 萬倍的新型電阻磁鐵 |
作者 Evan|發布日期 2024 年 10 月 30 日 7:4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材料 | edit |
中國科學家 9 月 22 日於安徽合肥打造出磁感應強度達到驚人 42.02 特斯拉(Tesla,T)的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Steady High Magnetic Field Facility,SHMFF),打破了由美國佛羅里達州國家高磁場實驗室(National High Magnetic Field Lab)電阻磁鐵在 2017 年寫下的 41.4 特斯拉紀錄,成為全球最強大電阻磁鐵紀錄的保持者。 繼續閱讀..
奇特的水形式,可能有助解釋天王星的混亂磁場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0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王星及海王星最特別的地方是磁場,尤其是天王星,磁軸與自轉軸傾斜方向不同,其他行星找不到類似狀況,然而目前科學家也不完全清楚原因。
銀河系磁場結構的最新研究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19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宇宙磁場起源和演化一直是天文學前線研究的長期未解之謎,雖然仍不知道磁場如何產生,但天文學家確信銀河系有既有磁場結構。然銀河系大尺度磁場結構,數十年來一直是許多天文學家的重大挑戰。最近新研究揭示銀河系銀暈巨大的環狀磁場結構,對宇宙射線的傳播至關重要,且為星際介質物理過程提供重要約束。 繼續閱讀..
離地球最近的磁星沉睡十年甦醒,行為異常詭異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1 日 12:32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航太科技 | edit |
所有恆星都有獨特之處,但磁星可能是最怪的恆星,如距離地球最近的磁星 XTE J1810-197 於 2018 年甦醒後,天文學家分析磁星發出的無線電波,發現這些低頻電磁輻射以我們從未見過的方式扭曲,顯示磁星似乎在搖晃,且恆星表面相互作用比想像更複雜。 繼續閱讀..
重離子碰撞實驗產生比中子星還強的磁場,有助首次測量夸克湯電導率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2 月 29 日 17:33 | 分類 尖端科技 , 自然科學 | edit |
透過重離子碰撞實驗觀察原子內部起作用的力,科學家發現碰撞產生夸克湯以及比中子星磁場還強 1,000 倍的磁場痕跡,使研究人員能研究兩者之間相互作用,有助進一步測量夸克湯電導率以完善早期宇宙模型。 繼續閱讀..
ALMA 偵測到有史以來最遠的星系磁場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18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天文學家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探測到一個遙遠星系磁場,光經過 110 多億年才到達地球,我們看到的是宇宙誕生 25 億年時的樣子,為了解銀河系這類星系磁場如何形成提供重要線索。 繼續閱讀..
超強磁場產生的相對論性輻射「刀片」,能將恆星切成兩半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9 日 15:57 | 分類 天文 , 自然科學 | edit |
磁星擁有宇宙最強大磁場,而當超強磁場沿著磁星赤道發射強烈輻射,會在極端離心力作用下像把「刀片」將磁星一分為二。這種輻射束移動距離更遠超原始恆星半徑數倍,直到最後消散,可解釋一些宇宙中更持久的伽瑪暴。 繼續閱讀..
英國民營核融合技術突破,ST40 反應爐溫度達攝氏 1 億度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3 月 24 日 14:00 | 分類 會員專區 , 核能 , 能源科技 | edit |
英國民營核融合公司 Tokamak Energy 抵達新里程碑,球形托卡馬克 ST-40 反應爐溫度成功突破攝氏 1 億度,跨越商用核融合門檻之一。
朱諾號「聽到」木衛三的怪異尖叫聲 |
作者 台北 天文館|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01 日 0:00 | 分類 天文 | edit |
木衛三是太陽系最大衛星,2021 年 6 月 7 日朱諾號近距離飛行時,記錄到木衛三磁層產生的電磁波。當這些頻率轉成人耳音頻範圍時,呈現為非常怪異的尖叫。音頻在 2021 年美國地球物理年會亮相。
銀河中心有片巨大屏障區,積極阻擋宇宙射線穿透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11 月 20 日 9:11 | 分類 天文 , 會員專區 | edit |
銀河系中心籠罩著無數謎團,比如出了地球後無所不在的宇宙射線,在銀河中心卻有一片神秘屏障區可阻絕宇宙射線穿透。由於該地區之外的宇宙射線恢復正常密度,因此科學家懷疑,這片屏障正與某種東西(可能是強大磁場)重疊,從而阻止了射線進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