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Hisense)電視產品普及全球,不過最近 QLED 電視遭指沒有量子點技術,美國遭集體起告,消費者認為宣傳有誤導成分。 繼續閱讀..
海信電視遭指虛報搭載量子點技術,美國面臨集體訴訟 |
作者 Unwire HK|發布日期 2025 年 03 月 03 日 15:37 | 分類 電視 , 面板 |
用超快速脈衝光取代熱處理,量子點太陽能新進展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01 日 10:30 | 分類 太陽能 , 奈米 , 尖端科技 | edit |
脈衝光除了能用在雷射醫美領域,韓國科學家發現,也可以打造出更高效率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技術。
科學家首建出量子儲存設備,能先保存量子訊息再讀取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9 日 12:38 | 分類 尖端科技 | edit |
這些年來量子硬體設備雖然逐漸強大,但量子系統處理、存取資料仍有基礎問題未解決。最近,倫敦帝國學院研究人員首次在 2 台設備間傳輸、儲存、讀取量子資料,這將是邁向超安全、超高速量子網路重要一步。 繼續閱讀..
與洩漏資訊相符,2023 諾貝爾化學三科學家研究量子點共享殊榮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4 日 18:18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材料 | edit |
2023 年諾貝爾化學獎 4 日出爐,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巴汶帝(Moungi G. Bawendi)、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化學教授布魯斯(Louise E. Brus)、俄羅斯固態物理學家艾吉莫夫(Alexei I. Ekimov)獲獎,表揚在量子點的發現與發展,而這也跟外流的資料相符。
量子光操縱突破,首度直接觀察單量子點的光子束縛態動力學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1 日 13:50 | 分類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材料 | edit |
距離科學家利用量子光加速醫學成像、增強超級電腦能力的願景又更近一步,最近一個國際團隊首次直接觀察單量子點散射過程中不同光子數的時間延遲,證明可以操縱光子束縛態,朝著實際應用量子光邁出重要一步。 繼續閱讀..
由廢棄稻穀製成,世界第一個環保量子點 LED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15 日 10:00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從常見的 QLED 電視、太陽能電池到癌症醫療,量子點已經開始在各領域展露頭角,現在日本科學家更因應未來的環保趨勢,打造出以廢棄稻穀為材料的「量子點 LED」,為將來的奈米科技盡一分心力。
新型發光記憶體結合 2 種獨立元件特性,可應用高階數據加密系統 |
作者 Emma stein|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22 日 15:41 | 分類 會員專區 , 材料 | edit |
雖然當今快閃記憶體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但研究人員仍在積極開發次世代記憶體元件。台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李亞儒、張俊傑教授團隊最近發表了一種新型發光記憶體,結合發光電化電池與電阻式記憶體,能讓數據同時以電子與光學方式傳輸。 繼續閱讀..
鈣鈦礦太陽能優秀的祕密,科學家發現「量子滴」奇異狀態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1 年 05 月 31 日 18:19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科學家正持續深入探索鈣鈦礦材料的機制,好讓他們能在太陽能、LED 領域大放光彩。最近加拿大科學家則發現鈣鈦礦意想不到的狀態「量子滴(quantum drop)」,將有助推動材料的應用與發展。
Micro LED 搭配量子點技術,異質整合啟動顯示新常態 |
作者 LEDinside|發布日期 2020 年 09 月 01 日 8:45 | 分類 xR/AR/VR/MR , 光電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被譽為「終極顯示技術」的 Micro LED 顯示,近來在磊晶技術及巨量轉移上,都持續跨大步進展。產業鏈中的關鍵廠商包括錼創、宏齊、隆達、友達、聚積、工研院等,8 月 27 日在 Micro LED Display 產業高峰論壇上齊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技術走向及未來展望。 繼續閱讀..
具備便宜與無毒環保優勢,新型量子點太陽能發展潛力受看好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22 日 14:16 | 分類 太陽能 , 會員專區 , 能源科技 | edit |
太陽能技術千百種,除了常見的矽晶太陽能電池,還有薄膜、鈣鈦礦、有機太陽能等技術,最近美國科學家就在「量子點(quantum dots)」太陽能技術有所突破,維持轉換效率的同時,也改善過去採用有毒物質的缺點。
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新里程碑,轉換效率達 16.5% |
作者 Daisy Chuang|發布日期 2020 年 02 月 19 日 17:22 | 分類 太陽能 , 奈米 , 會員專區 | edit |
太陽能技術日新月異,除了砷化鎵等化合物半導體製成的第二代太陽能,現在還導入有機聚合物、奈米與量子技術的新世代太陽能。而澳洲科學家就以新型奈米技術,研製出靈活可撓、能裝在穿戴式設備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更創新高達到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