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三星、讓出半導體龍頭寶座,彭博:英特爾鼎盛時期已過去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20 日 12:25 | 分類 IC 設計 , Samsung , 晶片 follow us in feedly
輸給三星、讓出半導體龍頭寶座,彭博:英特爾鼎盛時期已過去


半導體龍頭寶座換人坐!美國研調機構 Gartner 19 日數據顯示,三星去年營收超過英特爾,成為新一代半導體龍頭,主要受惠記憶體業務強力支撐。

三星半導體 2021 年營收大增 31.6%,達 759 億美元,主因是居家防疫需求暴增 34.2%,帶動記憶體業務銷售額,個人 PC、伺服器、其他電子產品出貨量也大幅成長。三星上次奪冠是 2018 年。

跌到第二名的英特爾,僅成長 0.5% 達 731 億美元,成長幅度是前 25 家公司最緩慢,因強項伺服器 CPU 領域競爭更激烈。

據 Gartner 數據,去年整個半導體市場成長 25.1%,達 5,835 億美元,銷售額首次突破 5 兆美元。這次排名不包括台積電等晶圓代工廠。

Gartner 研究副總裁 Andrew Norwood 表示,半導體市場成長發生在多領域,尤其汽車產業增長。「隨著 2021 年全球經濟反彈,半導體供應鏈出現短缺,特別是在汽車行業。由此產生的強勁需求,物流和原物料價格上漲,推動半導體平均銷售價格上漲(ASP),促進 2021 年整體營收成長。」

彭博:晶片龍頭準備換人當

《彭博社》先前就預言,英特爾全年營收可能輸給三星,跌至第二名,雖然英特爾仍生產全球大多數電腦處理器,還有比三星更複雜的記憶體晶片,且以高淨利率賺取現金,但從投資人反應來看,英特爾鼎盛時期已過去,市值被台積電、輝達超越,甚至差距三倍以上。

雖然 Pat Gelsinger 去年初接手英特爾執行長,但難以翻轉英特爾頹勢,尤其 Gelsinger 提出切入晶片代工領域,從建廠、開發技術都需要數年時間,另外因疫情帶給供應鏈壓力、中美關係日益緊張、關鍵產業重心轉移到亞洲等,對美國來說更是象徵性打擊。

《彭博社》指出,英特爾試圖在主導地位減弱狀況下蓬勃發展,這在晶片產業是前所未有的事,而殘酷的創新速度和支出意味:一旦落後他人,回到頂尖之路通常太陡峭,難以觸及。

後起之秀成為威脅

5G 智慧手機銷售量也推動 2021 年半導體營收,2020 年智慧手機產量為 2.5 億美元,但到 2021 年暴增至 5.55 億美元。記憶體則是表現最好的部分,與 2020 年相比,營收年增 421 億美元,記憶體營收占 2021 年所有半導體營收成長 33.8%。

Gartner 數據顯示,2020~2021 年,前十大半導體供應商基本保持不變,但排名發生一些變化,除了榜首換人,AMD 排名從第 14 名爬到第 10 名,高通和聯發科為電信產業設計晶片,分別排第 5 名和第 7 名。

高通、聯發科除了因 5G 手機起飛,美國制裁華為使得智慧手機市場占比轉變,成為一大利多。

中美貿易戰導致華為半導體業務急遽下滑,華為子公司海思半導體 2021 年營收降到約 10 億美元,前一年為 82 億美元。

(Source:Gartner

(首圖來源:英特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