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含氚廢水開始排放,ALPS 處理水為何?爭議一次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5 日 12:00 | 分類 核能 , 環境科學 , 生態保育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日本福島含氚廢水開始排放,ALPS 處理水為何?爭議一次看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在昨日(24)午間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ALPS 處理水)排放入海,引起鄰國反彈,中國全面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台灣也將增加檢驗件數,不過所謂的 ALPS 處理水為何?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預估首波核處理水排放量約 7,800 噸,將以單日約 460 噸速度排入太平洋,預計 17 天完成排放入海,最快 25 日下午公布入海後所測量的氚濃度。東電預定在 2023 年度內(2024 年 3 月底前)分 4 次排放核處理水,相當約 30 座貯存槽共 3 萬 1,200 噸,占貯存總量 2.3%,入海的氚總量預估約 5 兆貝克。

ALPS 處理水為何

2011 年 3 月 11 日東日本大地震讓福島第一核電廠遭受海嘯侵襲,引發爐心熔毀,除了既有的冷卻水受污染,之後為了冷卻反應爐中的碎片也注入新的水,加上之後的雨水滲入累積,放射性廢水愈來愈多。

為了處理核污染水,東電透過 ALPS 淨化裝置(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多核素處理系統)處理廢水,但 ALPS 雖能濾掉包括銫和鍶在內的放射性元素,現有技術仍難大規模去除氚,淨化後只能再用大量海水稀釋,最後變成「核處理水」(ALPS 處理水,含氚廢水),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

雖然東京電力公司已建造 1,000 多個大型水箱可容納最多 137 萬噸廢水,然而儲存空間總有用盡的一天。日本於 2021  4 月決定將儲存的水排入太平洋海,並建置 1 公里長的隧道排入外海,2023 年 8 月 22 日決定最快 24 日排放核處理水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指出,東電於排放作業時透過抽取海水,進一步稀釋 ALPS 處理水,稀釋比例為 740 倍,使每公升 14 萬貝克的氚濃度稀釋至每公升 190 貝克,符合日本承諾的排放目標每公升 1,500貝克。

雖然日本強調處理水排入海的安全性與透明度,希望降低謠言產生,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布的布日本核廢水排入海計畫總結報告,也表示符合國際安全規範及標準,不少國際專家亦表示,世界各地的核電廠也都會定期排放廢水,氚含量都高於福島處理後的水,包含中、日、台、韓東亞地區的核設施每年排放 1,400 兆貝克以上的氚。

處理水入海爭議不斷

不過廢水排入太平洋,影響的不是只有日本,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任律師蔡雅瀅表示,廢水若真無健康疑慮,繼續存放在福島電廠內或在日本本土找其他閒置空間安置即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也強調,福島第一電廠所儲存的污染水與電廠正常運作期間的水截然不同,福島第一電廠的污染水具有高放射性,因為它用來冷卻遭破壞的電廠內至少 3 座於 311 因喪失冷卻能力而發生爐心熔毀的機組。

來自世界的關注團體、民選官員和學者致日本政府的公開信也表示,向太平洋傾倒放射性水更違反國際法,1972 年《防止傾倒廢物及其它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和《倫敦議定書》明文禁止在海洋傾倒任何劑量的放射性物質。

綠色和平認為,日本政府的核廢水排放符合安全標準,卻忽視了每天持續污染地下水的高度放射性燃料碎片,令核電廠退役遙遙無期。且即使經 ALPS 處理的核廢水,仍會殘留放射性氚,以及碳-14、鍶-90 、碘-129 等放射性物質。

中國已經在昨日中國宣布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香港也宣布將從排放核廢水當日起禁止東京、福島、千葉、栃木、茨城、群馬、宮城、新潟、長野和埼玉等 10 個都縣的水產品進口,包括所有活生、冷凍、冷藏、乾製或以其他方式保存的水產品、海鹽,以及未經加工或經加工的海藻,同時每日公布核輻射檢測量及香港水域輻射量。

原能會表示,將與農業部、衛福部、海委會仍持續嚴密監控,強化海水、漁產、日本進口食品及環境生態樣品的取樣檢測,監測範圍包含我國海域與北太平洋公海海域,今年海域輻射監測強化措施包括:擴大海域海水監測點位至 107 點、強化沿近海漁產檢測量至 3,000 件、強化北太平洋公海漁場採樣檢測量至 120 件、增加日本進口水產食品與藻類抽樣及氚檢測至 100 件、持續沿岸生態樣本採樣與氚檢測 144 件。

原能會表示,針對日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作業,政府已跨部會合作,掌握日本排放源頭資訊、強化海域輻射監測、進行每日擴散預報,已經建置海洋資訊平台供大眾參照。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