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半導體進步推手!不管跳槽三星或中芯,梁孟松都用生命在做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1 日 14:59 | 分類 中國觀察 , 人力資源 , 半導體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韓半導體進步推手!不管跳槽三星或中芯,梁孟松都用生命在做事


華為新機 Mate 60 Pro 橫空出世,對業界和市場造成極大轟動,因為這個長期被美國制裁的中國公司,竟能突破重圍,擁有先進 7 奈米晶片。經過拆解,這款晶片證實為中芯國際製造,意外讓推動中國半導體發展的關鍵人物──台灣「晶片魔術師」梁孟松,再度受到外界關注。

華為 Mate 60 Pro 經過研調機構 TechInsights 拆解,確定為中芯國際 N+2 製程打造,性能接近台積電 7 奈米,除了證實去年中芯國際悄悄出貨 7 奈米傳聞,似乎透露中國半導體業即使沒有最先進的 EUV 微影曝光設備也能進步。

然而,能讓中國半導體產業有如此能耐的關鍵人物,就是來自台積電、被外媒譽為「晶片魔法師」的現任中芯共同執行長梁孟松。

▲ 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Source:中芯國際

梁孟松為台積電前研發處長,與林本堅、楊光磊、蔣尚義、孫元成、余振華並列為台積電「研發六騎士」,對於台積電的先進技術研發功不可沒,但為何後來跳槽中芯國際,甚至被台積電視為叛徒?

以為被台積電打入冷宮而負氣離開

梁孟松 1992 年加入台積電,認識他的人都覺得他個性倔強,容易與人意見不合,所以常離職。曾與梁孟松共事的人回憶道,梁孟松是十足的工作狂,對細節極度關注,他在台積電任職期間,有時不得不在周末或節假日工作,他偶爾會把自己當時年幼的兒子帶到辦公室。

梁孟松當年堅信縮小尺寸是製造高性能晶片的王道,認為台積電其他人在別的項目上耗費了太多精力,這種分歧也成為梁孟松 2009 年從台積電出走的原因之一。

但事實上,台積電當時是在苦熬先進封裝,台積電高層希望梁孟松轉向先進封裝做為助力,但這在當時是冷門的部門,梁孟松認為不受重用而負氣離開,轉赴國立清華大學任電機工程學系和電子所教授,半年後轉投三星。

跳槽三星一舉超越台積電,後來被視為叛將

2011 年 7 月,梁孟松前往三星擔任研發副總經理,當時三星深陷 28 奈米製程轉向 20 奈米製程的技術瓶頸,而梁孟松主張放棄 20 奈米製程、直接升級至 14 奈米製程,結果大獲成功;最後三星 14 奈米製程量產時間比台積電早半年,且台積電當時推出的是 16 奈米製程,幫助三星拿下台積電手中的蘋果 A9 和高通訂單,但也讓梁孟松被冠上「台積電叛將」之名。

2015 年初,台積電也不得不承認當時在晶片製程技術方面,三星略微領先。當年 10 月,台積電便指控梁孟松從 2009 年離職至成均館大學任教以來,已陸續洩漏台積電公司之營業秘密予三星,這項訴訟長達 4 年。2015 年 8 月,台灣最高法院判決台積電勝訴,梁孟松年底前便離開三星。

助華為浴火重生,中國半導體業關鍵推手

2017 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擔任聯合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業界高層透露,有梁孟松加入後,中芯國際 28 奈米製程良率便開始提高,但由於太晚研發成功而錯失量產良機,他決定直接跳過下一代 22 奈米製程,轉攻量產 14 奈米製程策略。

由於中芯國際當下的技術瓶頸,梁孟松的微小晶片策略又與其他高層、股東產生分歧,後者希望發展有利可圖的成熟製程晶片;成功說服中芯國際後,梁孟松將 14 奈米製程良率在 298 天內,從 3% 大幅提升至 95% 以上,使得中芯成為繼台積電、聯電、三星、格羅方德和英特爾後,全球第六家能生產 14 奈米晶片的企業之一;其 12 奈米製程成全球第五間能製造的企業。

在完善 28 奈米和 14 奈米製程後,梁孟松決定直接以技術更先進的 7 奈米以下製程為目標,先前市場傳中芯國際已成功開發出 7 奈米製程,並供貨給加密貨幣企業的消息,也在華為推出 Mate 60 Pro 後獲得直接證實。

不管三星還是中芯國際,梁孟松都用生命在做事

SEMICON Taiwan  2023 舉辦半導體研發大師座談會,邀請到 3 位曾經的台積電「研發六騎士」。在談起梁孟松這號人物,台積電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坦言,很佩服他的工作精神,也認為「(梁孟松)不管是到三星還是中芯國際任職,都是全力用生命在做事,拼盡所有力氣,證明自己有能力」。

雖然提到梁孟松這一號人物,業界大都是毀譽參半,甚至以「台積電叛將」來稱呼,但在國際地緣政治角力下,面對如此多的技術限制與出口制裁,他仍能帶領中國半導體技術突破,用「叛將」似乎難以概括他對半導體業的奉獻,應該更像「推手」的角色。而他也持續推動中國半導體業發展,克服中美晶片戰爭困境,相信歷史會重新給他新的定位。

(首圖來源:中芯國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