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帶一路十週年:衰退的鋼鐵需求與產能過剩,汽車外銷增長能消化嗎?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03 日 8:20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 汽車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國一帶一路十週年:衰退的鋼鐵需求與產能過剩,汽車外銷增長能消化嗎?


由於美中貿易戰持續發酵加上華為 Mate 60 Pro 發表,中國重要外交戰略「一帶一路」悄悄十週年了,但討論熱度似乎不如想像,雖然中國官媒仍愛報導一帶一路「成果與戰略目標」,但中國社群討論熱度衰退相當快,幾乎沒什麼引人注意的大規模討論。

「一帶一路」認為是為了消耗中國能量快速增長誕生的倡議,來源甚至可追溯到胡錦濤時代,當時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不過執政者已看到消化不良的可能性,包括過剩產能、資金發展,比起發展空中航運的美國,中國更傾向陸路發展,可明顯看到中國有全世界最發達的高速鐵路系統。一帶一路也是基於陸路發展協議,認為能讓非洲、歐洲與中國相連,原本海運路程可大幅縮短。

或許中國當時就知道將與美國越走越遠──畢竟陸路協議不可能包括跨海的美國與加拿大。

宏觀經濟衰退造就保守策略

中國官方統計,到 6 月為止有 152 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中國從 2013 年 1 兆美元貿易額成長到 2 兆美元,有三千多個投資項目,含港口、鐵路、橋梁、工業園區。但疫情與美中貿易戰等宏觀經濟衰退影響下,一帶一路本身面臨衰退。

BBC 引述復旦大學全球致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說法,2013 年全球化供應鏈處於成熟階段,一帶一路以基建為底的合作協議大受歡迎,但疫情與美中關係惡化讓全球供應鏈發展停止,也讓一帶一路成長受限制。

現在中國資金與中國企業進入落後國家,許多非洲居民賴以為生的通路要道都是中國公司修建,中國政府貸款給這些國家。但 COVID-19 猖獗、俄烏戰爭、中國經濟放緩等,不但給放貸北京製造壓力,同時這些國家還款能力也受影響。

CNN 引述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中國對非洲政府放貸逐年下降,這暗示一帶一路「路線」似乎在調整。畢竟經濟危機都是來自過大槓桿──不管開槓桿方還是借貸方都有危機。

中國鋼鐵產能要往何方

中國是世界第一產鋼國,近年粗鋼年產量都約 10 億噸,占全球粗鋼產量 50%~60%。但經濟成長放緩、基建減少、一帶一路政策調整,中國需要更多議題以維持鋼鐵產能消化力。中國發改委第二季公布四項與鋼鐵業相關的經濟刺激措施,包括開放購車限制、支持老舊汽車更新消費、擴大新能源汽車相關設施、公共領域增加新能源車採購數量等。

▲ 中國鋼鐵產量逐年提高。(Source:Trading Economics

得益於過去幾年中國政府電動車大力補貼,加上特斯拉對中國汽車業有深度影響……(可以看看那些電動車介面跟大螢幕),中國汽車產業進步飛快,某些設計思維可說是相當先進或跳脫,不過中國車廠基本工也為人詬病,但許多中國汽車集團藉由中國政策與銷售優勢得以入股歐洲、日本車廠,同時「取得」技術或經驗;不過內燃機細節技術要追上傳統車廠幾乎不可能,或許這也是中國政府大力補貼電動車的原因。

汽車「報復式」出口

前幾年由於中國內需強勁,車廠幾乎不太需要外銷,但經濟衰退後,可看到中國這幾年汽車出口突然以百萬輛等級加速,直接今年成長到可以打趴世界第一出口國日本的程度,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樣雖無法完全補足基建減少的鋼鐵消耗。

中國出口數據從 2020 年開始直線上升,到 2023 成為世界第一。(Source: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新報製表)

極大力補助電動車,讓中國電動車銷售量節節高升,也影響中國廠商自製的燃油車銷售力道。內燃機設計雖比不上傳統車廠,但便宜實惠的價格吸引歐洲消費者的目光。《紐約時報》報導,為了能將車運到歐洲、墨西哥、澳洲等地,中國已吃下歐洲與新加坡航運公司 170 台汽車運輸船大部分訂單──當然,鋼鐵產能也同時能造船。

中國相關措施已讓廠商開始提高鋼材報價,但據稱第三季開始中國下令各省減產鋼鐵,這可能會讓鋼價持續走揚。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