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主看向上管理的換位思考,兩招拆解老闆與主管在想什麼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9 日 8: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企業主看向上管理的換位思考,兩招拆解老闆與主管在想什麼


常常聽聞很多坊間文章在談向上管理(Upward Management),概念大概是下屬應該主動跟上司也就是管理者,保持良好溝通品質的合作模式,關鍵大概有二:「合作模式」與「溝通品質」。

合作模式:分憂解勞,拆解目標

從下屬的角度來看,基本上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任務,通常都是所處組織,被賦予的總任務下的分項任務,舉例業務部,下面有十位業務人員,簡單來說每個人就可能被賦予十分之一的總業績;當然,不同的部門與組織有不同的任務,有些是可以量化的,也有些是質化目標,不可諱言的,幾乎所有的組織都會被設定目標(KPI),而下屬的工作任務多半就是將這個具體目標達成後,讓上司能夠整合交付給更上一層的部門單位,一層一層,往下看是逐層拆解目標,往上看是自己能為誰分憂解勞。

從另一個角度看,當自己的承擔目標能力越來越大,也就代表自己的職能益趨強大,也當然比較容易在有晉升機會的時候獲得拔擢,這種的向上管理思維為自己帶來的是能力的增進跟眼界的提升,原來我的上司主要是擔負這樣的責任,往上一層看,或是俗話說的穿上別人的鞋,都能幫助我們在職場的換位思考,進而創造上位思維。

溝通品質:積極主動,聰敏應對

但有能力,卻也不一定都能獲得上司或組織青睞,另一層面的向上管理,在於能不能積極主動的溝通,並且能聰敏應對各類狀況;讓上司永遠能掌握全局,避免突發狀況,是作為下屬的職責,也因此不隱匿不推諉是職場溝通的基礎準則,非特殊情況,絕對不要越級報告,因為一旦失去跟直屬上司的信任,是怎樣都縫補不了的裂痕;此外,在遇到突發狀況發生時,也應該以上司的角度跟過往的經驗提出解決方案,要記得公司跟上司需要的是問題被解決,而不是只會提出問題的人。

多數人的職涯都是從基層做起,也因此向上管理的哲學始終都在職場中身體力行,從擔任基層時,便不停琢磨向上管理的眉角,乃至到了中階管理層時,開始學習水平式管理,如何與其他組織或外部單位偕同工作,乃至於到最後成為高階專業經理人,甚至是創辦自己的企業,開始普遍的向下管理。

以我自己為例,第一份工作從業務助理做起,也兼任老闆的特助,基本是非常方便能觀察到做為一位企業家需要面對的大小決策,那時候的我遇到老闆需要決策的時候,會先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當老闆做出跟我不同的決策時,我會想為什麼?是不是有我沒有觀察或考慮到的眉角,當然如果遇到老闆不忙的時候,我也會趁隙問他那個決策的考量點有哪些,藉以擴展我的思考邊界;等到下次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時,我向老闆報告的方式就不是單純的「有問題發生了,該怎麼辦?」,而是「現在有這個情況發生,我建議是否就是這樣處理即可?」

老闆從某個角度看就會覺得「咦?這下屬好像還有用點心,看幾次就上手了」,當然也就願意逐步放手讓我去管,也因為我開始管事了,就從最底層的「向上管理」,提升到中階的「水平管理」,這時候看的也就不是單純的「向上管理」直對上司而已,還有如何「水平管理」幫助或偕同其他單位完成任務,尤有甚者,便是開始混用雙軌管理,譬如進一步理解上司或公司的利害關係人有誰,提早做好「向上管理」與「水平管理」也才能制敵機先,搶得頭籌。

其實管理是360度的,也是由內而外的,若失去對己身的要求與自持,所謂的向上管理也就只是揣摩上意,油嘴滑舌,招惹同事間冷言酸語;若是不願意因地制宜,在不同文化中適應並調整溝通形式,長期也將成為組織刺蝟,終將黯然離群,孤芳自賞或嘆懷才不遇。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